close

104上「青少年心理與輔導」 第二次作業

 

  1. 試述不利青少年發展的家庭問題有哪些?(參考答案 PP. 209-214)

 

  當代不利青少年發展的家庭問題主要包括:(一)依附不良、(二)界域侵犯、(三)代溝與溝通不良、(四)家庭暴力與虐待、(五)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六)藥物濫用與少女懷孕:

 

(一)依附不良:源自嬰幼兒時期與父母親的情感連結,不僅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安全感以及自我概念,同時亦是青少年在建立兩性關係與社會關係之重要基礎。

 1.Bowlby提出依附理論主張,嬰兒在生命早期與母親或其照顧者之間親密的情感連結,是其日後社會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生命中的第一年,對形成未來與他人交往的真誠與信任是重要的。

 2.到了七個月大時,嬰兒會對母親或其他一兩個熟悉的人有強烈的依附行為,在母親離開時會哭鬧,生氣或受傷時會黏著母親。這種依附的傾向是普遍的,即使是受到母親虐待的兒童也會依附於母親。

 3.依附的強度有相當大的差異,某些嬰兒會形成安全的依附,其他較不幸的嬰兒則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除了母親的虐待、疏忽或不夠敏感外,也可能是由於某些嬰兒自己的性格和行為之故。

 4.依附的品質會影響到後來的生活。12個月大的嬰兒若形成不安全的依附,則往後一生中都有情緒與行為的問題。

 5.Ainsworth以陌生情境實驗,發現嬰兒對母親的依附行為可以區分為:

  <1>安全依附型:此類嬰兒視母親為安全基地,當母親在旁邊時,他會自行四周探索,自動玩玩具,陌生人出現時,他會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之。當母親離去時,他會緊張甚至啼哭;母親去而復返時,他表示非常高興,可是與母親親近一下之後,他又會回去玩他的玩具。有65%屬此一類。

 

  <2>不安全依附型:可區分為兩類:

    (1)迴避型:母親在時他不注意,母親離去時也不顯緊張痛苦,母親去而復返時,他不但不表示高興,反而表示生氣;陌生人出現時,沒有特殊表情。有25%屬此一類。

    (2)矛盾型:一開始就不適應實驗情境,一直擔心母親的行動。母親離去時,表現極度不安並啼哭,可是當母親返回時,卻又表現若即若離的矛盾傾向;他要母親抱他,卻又生氣地掙脫要下來。他不再回去玩玩具,一直注視著母親的行動。有10%屬此一類。

 

(二)界域侵犯:界域指家中成員、上下世代,或小系統之間的生理、心理空間。此一空間對於建立以及維持個體與家庭的發展都極為重要。

 1.界域侵犯的原因主要有:

  <1>不知正常關係的內涵。

  <2>對受虐行為的偏頗責任感,認為自己罪有應得。

  <3>對施虐者的愚忠,加以保護。

  <4>無能力避免別人侵害。

  <5>怕失去與加害者之間的關係。

 2.青少年如果遭受界域侵犯或曾在童年時期遭受界域侵犯,可能對於他的自我概念、身心或人際關係發展等,都會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3.侵犯者可能大多是家人、長輩或父母的朋友、學校老師或輔導員等。

 4.遭受界域侵犯的青少年,如果自己不能有更多的自我覺知,未來成年之後,很可能轉而成為界域侵犯的加害者。

 

(三)代溝與溝通不良:親子兩代間在思想與價值觀上所存在的明顯差距,稱之為代溝。由於兩個不同世代在生活習慣、價值判斷、道德觀與責任感等方面的明顯差距,常易造成親子間的溝通不良,或負向溝通。

 1.根據Atwater研究指出,存在於親子溝通常見的問題類型主要有三類:

  <1>低度反應的溝通:亦即溝通者未能掌握訊息,無法激發家庭成員負起責任。例如,媽媽抱怨:「快過年了,但都沒有人幫忙做家事。」較適當的溝通方式可能媽媽可以說:「快過年了,請**當忙做☆☆,讓我們一起把家事做好。」

 

  <2>品質不良的溝通:即互動雙方未能充分反映自己真正的情緒,從而使自己產生矛盾、主題扭曲、言行突然改變、使用未完成語句等。例如,媽媽可能心裡很希望孩子幫她忙,但卻神情自若很溫和地說:「我自己做就可以了。」

 

  <3>不一致或矛盾的溝通:指家庭成員常傳送複雜而矛盾的訊息,且常含有藐視或諷刺的面部表情或姿勢。這一類溝通方式最典型常見的是雙重束缚的溝通,亦即互動雙方都相互傳送不一致或矛盾的訊息。例如,媽媽可能很冷的表情說:「你很棒!能拿到校長獎!」

 

(四)家庭暴力與虐待:家庭也可能是肢體暴力和言語暴力的來源。

 1.家庭易發生暴力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成員情感大量投資於家庭關係,並且抱持高期望,因此容易因細小爭執而演變為暴力衝突。

 2.另一個原因是傳統父權社會文化中存在的權力差距,與當代女性主義或兩性平等思潮抬頭二者間的衝突,女性易逞口舌之快冷嘲熱諷,而男性易致使用肢體攻擊。

 3.父母親如對子女使用暴力管教或濫施暴力,無形中增強子女的暴力,並使施行暴力者取得古典制約的負面情感連結,在隱喻式的教導子女「只要比別人高大就可以使用暴力來令比你弱小者屈服」。

 

(五)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

管教上的過猶不及,都會造成青少年的自我統合障礙與情緒困擾。

 1.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與極端化的管教方式,經常導致危機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發生。父母如果能夠提供一致的管教方式,將可有效加強子女瞭解及預測周遭環境的能力,並提高子女行為的穩定程度。

 2.Mcwhirtet等人研究指出四種常見的不一致管教類型:

  <1>視父母心情而定的管教

  <2>父母標準異於一般家庭的管教

  <3>前後態度不一致的管教

  <4>父母執行方式不一致的管教

 

(六)藥物濫用與少女懷孕:藥物濫用(吸食毒品)可能出現在家庭裡的父母親,或家中的青少年。

 1.父母親酗酒或藥物濫用,常致小孩遭受暴力攻擊或漠視遺棄。

 2. 父母親的酗酒或藥物濫用行為,也可能成為孩子觀察學習或模仿的對象。

 3.從小在酗酒或藥物濫用家庭長大的孩子,在青少年或成年以後遇到困境壓力時,也可能以酗酒或吸食毒品來應付壓力,並且容易產生一些情緒困擾或社會適應問題等危機。例如壓抑、攻擊、過動症、拒學症、酗酒、藥物濫用等。

 4.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少女懷孕率日益攀高,成為一項嚴重的家庭問題與社會問題。據統計,1960年代約90%的懷孕少女在小孩出生前結婚,現今則僅約四分之一而已。15歲以下母親比18、19歲的母親較不可能結婚。

 5.而這些未成年青少年,身為父母但卻失業或缺乏穩定經濟收入,通常前途黯淡並易滋生其他社會問題。

 6.要阻止少女懷孕就要提供良好性教育,以及提供容易取得避孕工具的管道。

 7.為具體落實性教育的成效,性教育必須在人們達到性成熟、性活躍的年齡之前,就開始實施,並且還應進一步訓練:如何拒絕同儕要求性行為的壓力,以及如何獲得和使用避孕工具的資訊。

 

  1. 試述青少年網路同儕之特性、以及正向與負向功能為何?(參考答案 PP. 274-276)

 

  網路同儕泛指一切在網路上所認識的朋友,雙方有情感的支持,或資訊的互換、學習等經驗者。

(一)網路同儕的特性:1.相對之開放性、2.自主性高、3.網路社群多元性、4.虛擬社群性、5.因應科技性變動高、6.自由溝通性、7.安全感

 

 1.相對之開放性:網路同儕廣義而言,藉由網路科技或網路公司提供的網路管道如bbs、MSN,或網路社群由於興趣或議題之吸引,開放性的互動分享之社群。

 

 2.自主性高:可以自由選擇喜愛的訊息或主題回應,一旦主題或意見不同隨時可以切換視窗,或切斷連線打斷對方。

 

 3.網路社群多元性:網路上更容易因為興趣分享或吸引力而形成特殊的社群或價值觀。過程不再是被動的受制於一些地理環境因素,反而可以主動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儕。

 

 4.虛擬社群性 :「虛擬社群」是一種電腦網路所衍生出來的社會群聚現象,由相同嗜好取向的網路使用者編織而成。即使從未謀面,社群成員也可能因為彼此的趣味相投,逐漸發展出「友誼」、「夥伴」等的「默契」或「關係」。陌生的成員之間不但可以交換訊息、互通有無,也能從中獲取「社會支持」與「歸屬感」。

 

 5.因應科技性變動高:網路科技日新月異,網路互動之軟體亦不斷推陳出新,更新的速度及變動較快。

 

 6.自由溝通性:雖然網際網路一直被視為缺乏情境線索或非人性化,但卻可能憑藉文字的表達而發展出如現實生活情感,或是給人更加放鬆與自信的溝通管道。

 

 7.安全感:於網路的任何意見均為虛擬溝通,因此除非違反相關法律,其溝通具有安全感,不用擔心他人之觀點。

(二)網路同儕之正向影響:1.情感支持、2.行為楷模、3.正向學習、4.同儕互學、5.增廣見聞、6.資訊互換、7. 除去現實生活中的限制

 1.情感支持:被接受,有歸屬感。可磨練增進其社交經驗與社交能力。

 2.行為楷模:在互動中有更多機會觀察學習同儕有效的社交行為,因而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

 3.正向學習:互動中,同儕直接明確對青少年的行為做出反應,在此過程中可逐漸修正自己的行為。

 4.同儕互學:透過觀摩互動,學習同儕正向社會行為。

 5.增廣見聞:由網路之互動切磋新知,擴展眼界。

 6.資訊交換:於網路互動中交換資訊,增進資訊之多元性及豐富性。

 7.除去現實生活中的限制:Young認為網路使得人們能夠除去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限制,嘗試一個改變過的,完全不同的自己。因此網路上的「虛擬我」可能比「真實我」更風趣、更不害羞、更有群眾魅力。

 

(三)網路同儕之負向影響:輕則影響生活作息,重則影響身心健康。

 1.虛假性:有些網路同儕可能於網路中誇大或虛假,影響真誠之人際互動。

 2.犯罪性:藉由網路進行欺騙行為,包括金錢或網友性侵害。

 3.假性人格:即使於虛擬溝通中,如果一項行為或言語不斷重複表達,是否越說越像真的,形成一種假性人格,或網路人格?影響其真實之生活適應

 4.負向學習:於網路互動中,同儕學習到負向之行為,如網路髒話。

 5.不實傳播:藉由網路傳播不實謠言,或貼上不當之相片,傷害他人。

 6.網路自殺:由日本傳來,藉由網路之相互聯絡或支持,相約自殺。

 7.相對人際關係窄化:如果青少年了休閒之多數時間於虛擬之社群溝通互動,可能影響其參與實際同儕之互動,而影響其真實之人際關係。

 8.網路上癮:網路同儕之相互溝通成為其生活之樂趣或成就,如果不上網覺得若有所失或產生嚴重心理依賴,每日要花上多數時間在網上溝通,影響其正常生活功能。

 9.生理影響:上網時間過長可能使其生理疲累,或長期姿勢不當,亦可能影響生理疼痛或傷害。

 

三、試述一般性策略之青少年輔導方法?(參考答案 PP. 400-410)

 

  青少年輔導之多元模式中包括兩個主要策略,一為輔導策略,一為心理衛生預防層次與輔導服務方式考量。依題試述一般性策略之青少年輔導方法,計含下列九種:(一)關係建立(關注、回饋)、(二)認知(閱讀輔導、認知改變)、(三)制約學習(行為改變、行為學習)、(四)模仿(角色扮演、示範作用、同儕輔導)、(五)環境改變(家族輔導諮商、改變環境)、(六)自制、(七)教育(法律教育、親職教育)、(八)支持(建立支持系統、轉介網、(九)其他少年輔導相關事宜

 

(一)關係建立

 1.關注:輔導效果的關鍵在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因此成年人包括父母、師長及諮商輔導人員需要瞭解其身心發展特徵,瞭解並接納其次文化,同理其心情及感受,溫暖的陪伴與同行,真誠的關懷青少年,進而學習成為其「新同儕」。當我們與青少年輔導關係建立愈佳,愈能影響青少年;當青少年愈受到關注,就愈能表達其感受,也愈可能發揮其正向功能。

 2.回饋:藉由輔導中對青少年情緒的反映,正向及負向行為的回饋,讓青少年體會輔導者對其情緒之覺知及瞭解,由回饋中學習行為的維持及修正,讓青少年從中學習「自我覺察」、「自我監控」進而「自我控制」,引導青少年學習由他率逐漸自律。

 

(二)認知

 1.閱讀輔導:藉由其喜歡的書籍,甚至可以投其所好,以卡通、漫畫甚至網路書籍方式,讓其在閱讀中滿足其熱情,由閱讀中認同書中主角行為,由閱讀後之討論,瞭解及澄清其觀念想法。

 

 2.認知改變:引導青少年學習分辨是非,學習由正向合理之想法取代不合理或負向想法,因而產生理性情緒及行為,並體會其效果,產生好的感受,類似此種修正或調整不合理認知想法,引發情緒及行為的改變,即為認知改變。

 

(三)制約學習:制約學習或條件學習,即行為心理學中強調人的行事皆

由學習而來,在適當的制約情境或條件下,運用適當行為增強或懲罰,可以讓當事人學習到好行為。

 1.行為改變:即對青少年的不當行為,運用行為改變的方法,瞭解原有行為的基準,訂定適當行為改變目標,進而運用適當行為改變方法,記錄改變的效果,如果成效良好繼續原有行為改變方法,如果效果不佳,改變方法,再繼續觀察,直到其行為改變達到目標水準,不再運用行為改變方法,觀察當事人是否能自發性行為改變。

  例如:一個國小五年級學生,於觀察期一周內每天上課遲到約30分鐘

  (1)訂下合適目標:運用行為改變之逐漸改變效標法(即輔導者與當事人每一段時間訂下當事人可達成之目標,當達成或未能達到皆可修訂下一階段之合適目標)

  (2)簽下契約:與當事人訂下契約,如果下周他能改變為一周平均遲到20分鐘,老師會借他哈利波特第三集(這是當事人一直想看的)。

  (3)調整目標:經過一周後,當事人平均遲到進步為15分鐘。第二週老師與他約定:下週如果平均遲到進步到10分鐘,老師會借他哈利波特第四集(這也是當事人一直想看的)。

  (4)結合家長及導師資源:同時老師也徵求當事人同意與其家長聯絡,協助提醒當事人準時睡覺,並給當事人鼓勵,果當事人第二週竟然未遲到,輔導老師除了履行諾言亦請導師給予鼓勵。第三週老師與其約定,如果能持續,繼續借他哈利波特第五集,結果當事人亦能達到。

  (5)正向經驗統整及增強:接下來導老師與當事人討論這三週當事人能達到目標行為是因為當事人自己做了甚麼:當事人自己認為,以前遲到,每次聯絡簿帶回去都會被家長罵,現在因為沒遲到了,都被鼓勵,獲得稱讚,同學也不會用異樣眼光看他,他願意維持下去,輔導老師給他增強。

  (6)追蹤聯絡:結束輔導,並與導師、家長聯絡,繼續鼓勵當事人的好行為。

 

 2.行為學習:係指對於當事人不會或尚未學習的行為,提供機會讓當事人練習,由其中修正改善,以達到行為改變目標。

 

(四)模仿:青少年喜歡模仿其認同之偶像或時尚行為,包括語言、動作、興趣、音樂、生活習慣。如果善用青少年模仿之習性,可以妥為輔導青少年。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為輔導上運用角色模擬的方法,藉由角色扮演讓當事人有機會回到過去之情境再體會、再經驗、再修正;亦可藉此讓當事人有機會更深刻體察其內在深入的感受;亦可以預演方式讓當事人練習其即將面對的情境,如試教、口試模擬、表演預演;亦可讓他人演出自己的情境,於觀察中更深入察覺頓悟自己的行為及感受。

 

 2.示範作用:藉由師長的以身作則或青少年偶像的示範,讓青少年有模仿認同的效果。

 

 3.同儕輔導:讓青少年藉由同儕之支持鼓勵相互學習,達到輔導之目標。

 

(五)環境改變:青少年正值發展中,如果提供適切的環境,對其發展必然有正向影響,反之,其環境充滿暴力或黃色、毒品誘惑,要濁清蓮而不妖實屬不易。而影響青少年的環境主要為其家庭、學校與(網路虛擬之)社區,值得重視。

 1.家族輔導諮商:在青少年輔導工作中,常發現其問題因素與家庭密切有關,因此輔導中若考量家庭因素,有利於問題之解決,家庭輔導諮商包括親職教育之實施。有時候先輔導父母再輔導青少年更有效。家庭之溝通也常是家庭問題的來源,可藉由家庭輔導、諮商、甚至家族治療,協助家庭溝通及家庭問題之衝突解決。

 

 2.改變環境:即當事人於其原有環境下,雖經過不斷調適,依然未能調適,適當安排對當事人有利的環境。如家暴案,安排青少年於受過訓練之庇護家庭,妥善保護當事人避免遭到不當傷害。

  例如當事人人際關係不佳,於班級內受到同學排擠,經過諮商後,當事人及其監護人同意下,與轉至班級導師溝通及妥善處理下,轉至其他班級,但仍然在輔導老師輔導下學習適應其之人際關係。

 

(六)自制:現實治療大師Glasser強調其諮商輔導的三個R,即現實(Reality)、做得對(Right)及負責任(Responsibility),其中如何讓青少年學習為自己負責就是自制。自我控制包括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金錢管理、人際管理及身心健康管理、課業管理及休閒管理,不僅消極上不發生問題,積極上學習妥善管理,做自己的主人,以為未來之生涯規劃與發展做準備。

  讓青少年學習了解自己生活之狀況,透過自我監控,如日記描述、記帳、時間記錄,加以歸類,做成生活餅、情緒量尺之紀錄、正向人際行為紀錄表,以日記帳簿記下自己之金錢使用狀況,身體健康亦可記下自己的身高體重,甚至血壓紀錄、看病紀錄,生病感冒時記下自己的體溫、皆為自我管理的方法。

  基本上自我管理包括:

  1.「自我記錄或監控」:如上述記下自我相關行為紀錄。

  2.「自我調整」:依據自我記錄修正行為。

  3.「自我控制」:依據自我修正行為自我控制及實行。

  4.「自我增強」:有達到自我計畫行為時,即可自我鼓勵。

 

(七)教育:教育為主動之輔導方式,藉由教育可以讓學生學習生活教育懂禮貌、知廉恥、明是非、辨善惡,讓學生有規矩,不致違法亂紀。因此良好的教育方法,為輔導所重視。

 1.法律教育:不教而殺謂之虐,許多青少年常因對法律之無知或誤解,因而誤觸法律。因此,適切的法律教育是十分需要的。

 2.親職教育:父母撫養小孩固然是人性,但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愛之適以害之」,因此父母也需要成長學習才能勝任。

  親職教育消極上提供父母教養子女的困難解答,積極上學習成為勝任之父母。

 

(八)支持:青少年正值成長期間,常易遭到挫折,需要家人及學校師長、同學支持。

 1.建立支持系統:青少年期間除了親子溝通與課業問題外,同儕的接納及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協助青少年建立其支持系統,包括同儕間之支持系統,如班上之互助小組、社團之支持系統、學校輔導支持系統,以及校外,如家人間之互相關心、相關社會福利機構「張老師」、「家扶中心」,培養親少年建立支持系統,及善用支持系統的能力。

 

 2.轉介網:青少年輔導系統之介入責無旁貸,但需要各項資源的協助。如醫療系統(醫院)、社會福利系統(社會局社工人員)、教育系統(教育局)、法律系統(警察局少年隊,及法院之觀護人)、家暴(家暴防治中心)、精神疾病(精神醫療院所)、青少年輔導機構(建構輔導機構及適時更新良好之轉介網),以提供青少年周延的輔導服務。

 

(九)其他少年輔導相關事宜:如青少年相關之社會福利政策法令,包括兒童及少年福利暨權益保障法、社會救助方案、中途之家、少年事件處理法、青少年白皮書,以及青少年醫療服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tasha 的頭像
    natasha

    natasha的啥玩"藝"兒俱樂部

    nat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