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 暑期期末考古題  103~

國立空中大學103學年度暑期期末考試題 

科目: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

 

 一、選擇題:單選(每題5分,共60分)

1. 有關於1905年廢科舉考試制度,紳士階級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後,其中以那一個新興階級最為得勢?而但此一得勢集團消耗掉了4/5的國家資源,並淡化國家觀念,使政治更加衰退,愈不利於現代化(A)土豪(B)地土(C)買辦(D)軍人。

2. 1877年清廷始在英倫敦設公使館,其後二年間分別在巴黎等地設公使館,中國外交官正式進入國際社會。請問首位駐英外使是誰?(A)李鴻章(B)郭嵩燾(C)林則徐(D)魏源(E)顧維鈞。

3. 西方經濟現代化的淵源來自於「資本主義」之興起,而中國經濟現代化則以「自強運動」為肇始(1860-1895),以下對自強運動的說明何者正確?(A)第一階段目標在追求富強,此時以發展兵工業為主,全屬官辦的軍事工業(B1870進入第二階段,產生「官督商辦」模式,由人民出資辦理(C1885年進入自強運動的第三階段,實業已擴及民生輕工業,人民對「官督商辦」不滿,因此出現了「官商合辦」(D)自強運動效果不彰原因之一是實業多由地方當局主事,並各行其事,常有人亡政息之景況發生(E)以上皆是。

4. 抗戰及戰後時期(1937-1949)通貨膨脹之說明,以下何者錯誤?(A19371939年由於大半的農、工菁華地區被日本佔據,農工產品大量減少,只有增加發行貨幣來應急(B19401941年因農產欠收,食品價格猛漲,糧食供應有限(C1942年起物資更加缺乏,國府於是採行直接控制方式(D1945以後國共兩黨開始大規模內戰,物價快速上漲(E)國共內戰期間,俄國大量經援共黨,美國則經援國民黨之下,造成金融混亂,物價飛漲。

5. 十九世紀後期長期穩固的傳統社會終於開始鬆動,二十世紀開始全面新興社會力量崛起,其中學界的社會改良運動,是指知識分子在各地採實驗方式來改善鄉村進而改革社會。而「平教會」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請問平教會由誰負責?(A)陶知行(B)梁漱溟(C)晏陽初(D)袁世凱。

6. 對於抗戰期間流亡學生的教育,以下說明何者錯誤?(A1937年抗戰爆發,政府仍堅持推展教育,發展國民基礎教育與失學者補習教育(B)學制仍同戰前,但多為流亡式的學校,類似短期訓練班(C)不容許私人辦學(D)抗戰前北平設立國立東北中山中學──收容九一八事變後流亡入關的青年學生(E)抗戰時沿海都會區大學遷至大後方組成聯合大學。

7. 清末知識份子,多存有一種亡國亡種的危機感,都認為應改造現存政治體,推動全面改革是先決條件,而產生立憲與革命兩大陣營。他們都精於中、西之學。以下誰屬於革命陣營?(A)章炳麟(B)梁啟超(C)康有為(D)譚嗣同。

8. 新文化運動時期(1915-1928)引介進入中國思想甚多,其中以重視社會整體,可犧牲個人,國家扮演分配角色的思潮是(A)自由主義(B)社會主義(C)虛無主義(D)無政府主義。

 

9. 1947年發生官民衝突「228事件」,以下說明何者錯誤?(A)國府來台接收時即有弊端傳出,有那些舉措使得台人人人自危,失業人口日增,經濟紊亂,乃至對政府信心日漸喪失(B)在衝突協調過程中,台人要求高度地方自治、且不願捲入國共內戰。被國府視為叛亂,國府因而派兵來台鎮壓(C)事件平定後,1947422日隨即取消行政長官公署(D)改命陳誠為台灣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10. 民國396月因為那一場戰爭的爆發,除了解除中共於8月攻台的行動計劃外,也促使美國協防台灣,中共被聯合國視為侵略者,美國總統杜魯門更發表聲明並派第七艦隊前來觀察,限制了國民政府反攻大陸的行動?(A)八二三炮戰(B)韓戰(C)越戰(D)歐戰。

11. 日人矢內原忠雄著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指出台灣急劇資本主義化的理由有三,以下何者不是矢內原忠雄提到的理由?(A)資本的累積(B)台灣氣候與人民勤勉、富於貨殖心(C)高普及率的教育(D)日本政府的力量。

12. 開啟了台灣由人口移入區轉而漸有人口移出重要歷史起點,以及技術主要由大陸移入台灣轉而頗多由台灣移入大陸的重要轉捩點,共同指的是那一年?(A1683年(施琅攻台)(B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C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D1949年(國共內戰國府遷台)。

 

二、配合題:請由選項中選出正確的答案(每題5分,共40分)

近代知識劇增,科學逐漸能左右人類生存的環境,以往的風俗習制必須隨著改變以適應新環境的需求,這種適應的過程便是現代化。最先現代化的國家是一種本土發展或稱13.   的現代化,即指完全是本身需要而開始的,故過程既長且慢。另外一種是外發性的現代化,是外力促逼而生,故改變過程快又突然。西化、歐化、工業化皆無法完全說明現代化。

13. A)擴散性(B)集約式(C)內發性(D)涵化。

 

現代化潮流衝擊到中國有階段性的發展,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到14.   層面;同時也產生了衝突與矛盾,從價值觀念到行為方面,傳統與新事物的適應調整,成為現代化中最關鍵的演變。1874年當時領袖15.   便指稱這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他所謂的變局,包含兩層意義:一是中國面臨的是一個國際往來、瞬息萬變的近代世界,第二是中國接觸的是挾有堅船利礮的洋夷。

14. A)思想文化(B)政治體制(C)社會經濟(D)傳統文化。

15. A)慈禧(B)孫中山(C)李鴻章(D)袁世凱。

中國何以不能迅速現代化?若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地理各種不同角度觀察,皆有其背景原因,大體上說,儒、道、法、名家都不能超脫16.   政治的型態,而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不但限制了政治發展,對經濟亦有深遠影響。

16. A)君權(B)神權(C)民權(D)政權。

 

近代資本主義有兩種,一是商業資本主義,一是工業資本主義。其中17.   在中國發展非常迂緩,其原因與中國歷史的地理發展是西北逐漸傾向東南發展有關。中國為避西北塞外夷狄的壓迫,因此國防與政治重心長期在黃河流域一帶,這種現象大大影響工商發展限於內陸範圍。直到元明,雖逐漸向海外拓殖,但一則中國傳統政策是以農立國,缺乏海外冒險精神,二則中國18.   的干擾,海外拓殖無法長期平穩發展來刺激工商業發展。

17. A)商業資本主義(B)工業資本主義。

18. A)歷史文化(B)政治(C)經濟(D)地理。

 

現代化過程中,教育也是一個重要指標。1860年之後傳教士相繼東來,在華開辦設立教會學校,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本土19.   人才,來華傳教士對現代化知識的傳授不遺餘力。在台灣西式教育的引進西洋傳教士也是功臣之一,其中1876年英國長老教會的20.   在今台南市創立神學校;而台灣第一所大學是1922年日人所創立的台北帝國大學。

19. A)翻譯(B)科技(C)外交(D)傳教。

20. A)馬雅各(B)巴克禮(C)余饒理(D)馬階。

 

 

國立空中大學103學年度暑期期末考試題 

科目: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

 

 一、選擇題:單選(每題5分,共60分)

1. 近代中國延誤現代化發展的原因?(A)傳統的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與現代化格格不入(B)儒家傳統的思想與現代化起了衝突(C)視現代化為西化的翻版,接受現代化便是拋棄、遠離傳統文化,故為挽救儒家文化而抗拒現代化(D)以上皆是。

2. 湯恩比以文化的反射律來看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幾個轉捩點,共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康梁戊戌變法是屬於(A)器物技術層次(B)制度層次(C)思想行為層次(D)以上皆是。

3. 北方於1917年在段祺瑞主導下,再次選出新國會,19186月選出的新國會議員大多出自段系人馬,故此一國會常被戲稱為(A)全民國會(B)政協國會(C)民二國會(D)安福國會(E)戰時國會。

4. 西方經濟現代化的淵源來自於「資本主義」之興起,在二十世紀初,中國新式工商業發展出現榮景,但潛藏著危機,請問以下那一項不是課文提到的危機:(A)中央政局一直不穩定,因此急欲發展出全國性的大企業,故發展規模均大(B)現代化工業多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流域的港埠,沿海與內陸經濟情況落差大(C)缺乏礦砂冶煉能力,鋼鐵業不發達(D)生產技術比不上洋貨,僅以輕工業發展較好,而高級產品仍賴進口。

5. 自強運動開始後,清廷最先創設學習當代西學的教育機構,便是語文學校,其中1862年在北京設立了(A)同文館(B)廣方言館(C)文會館(D)廣文書院。

6. 在文化思想轉變現代化的過程中,知識界曾有幾次的論戰,關於「中國社會史論戰」中,略有三派進行論戰,其中一派認為中國社會已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請問這是那一派的論點?(A)新思潮派(B)動力派(C)新生命派。

7. 台灣的經濟上「擴散式發展」造成了三種影響,不包括以下那一項?(A)緩和十九世紀中葉台灣的人口壓力(B)促成台灣經濟重心的南移(C)奠定日治以後的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D)促成台灣經濟重心的北移。

8. 國民黨認為失去大陸之主因有二,一是制度沒建立,二是組織不健全。針對後者必須重建革命軍隊,因此民國39年設立了軍官訓練團在(A)台北石牌(B)陽明山(C)南投中興新村(D)高雄前鎮(E)屏東車城。

9. 台灣西式教育的引進,可分為官方與西洋傳教士兩類。是誰在光緒13年設立官方第一所西式學校的西學堂?其最初目標在培養翻譯人才,並延聘了英人布茂林為教習(A)李鴻章(B)劉銘傳(C)唐景崧(D)丘逢甲。

 

10. 十九世紀後期,長期穩固的傳統社會終於開始鬆動,二十世紀開始全面新興社會力量崛起,其中的「女權運動」在清末開始有人主張男女平等,婦女應受教育,並鼓吹民族主義,參與革命。下列何者不是清末的女權健將與婦女團體?(A1902年陳擷芬《女學報》(B1903年金天翮《女界鐘》(C1904年秋瑾在日本東京創《白話報》、1905年返國創《中國女報》(D)婦聯會(E)女子參政同盟會。

11. 第一次大戰之後,整個世界風潮大變,日本對殖民地統治策略也改變,台灣總督從武官改由文官擔任,此時日人提出「日台融和」策略,關於台灣政治參與方面不包括以下那一項?(A1918年林獻堂在日本召集台籍留學生,成立撤廢六三法案為目標的「啟發會」(B)公布「匪徒刑罰令」鎮壓抗日分子(C)每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D1935年台灣的地方議員,其中一半由官方指派,另一半則由在台年滿25歲,且年納逾五圓稅金的日本國民投票選舉。

12. 1895年以前,兩岸貿易大多操控在來自泉洲與漳洲的商人,以下說明何者不是主要的理由之一?(A)漳泉人刻苦精於通商(B)兩處離台灣最近(C)台灣屬海島地形適合貿易(D)大陸與台灣之間高度的區域分工(E)中國的文化深植於台灣。

二、配合題:請將下列英文代號與說明做正確的組合(單選)(每題5分,共40分)A)生員(B)藝妲  (C)板垣退助

D)貢生  (E)康有為

 

 

 

 

 

F)紳章(G)絲織品

H)蔣渭水

I)蔣經國

J)鴉片

K)李登輝

L)藝閣

 

 

 

 

 

 

13. 台灣民俗慶典的「遊行花車」,以山水亭台樓閣為布景,由人物化粧巧扮,是台灣迎神賽會焦點之一。(L

14. 日本統治台灣初期除軍隊鎮壓與屠殺外,也利用一些小恩惠來攏絡台灣人。(F

15. 1868-1895年間隨著對外貿易擴張,在台灣進口品中佔進口總值達60%,它雖不是先進地區示範使用的消費品,卻是先進地區推廣的消費品。(J

16. 俗稱秀才,可透過學校系統入貢中央國子監肄業。以嘉慶年間為例,台灣府共錄取了148名,錄取者分發至府學或縣學。(A

17. 推動十項建設,宣布解嚴,開放赴大陸探親,開放黨禁、報禁。(I

18. 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定孔教為國教,參與張勳復辟運動。(E

19. 組織「台灣同化會」,希望廢除台人與日人的差別待遇,但後來被總督府以「妨害治安」為名,加以解散。(C

20. 參與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後因協會內部意見上的分岐,退出文協,5月組「台政革新會」,7月再組「台灣民眾黨」。(H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tasha 的頭像
    natasha

    natasha的啥玩"藝"兒俱樂部

    nat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