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 托育人員的專業發展與工作特性

本講次由歐姿秀主講,邀請到資深嬰幼兒教保托育專家蔡延治老師,就其輔導托嬰中心

的經驗,針對以下主題進行探討:

 

一、托嬰中心托育人員的發展現況

近年來台灣各地有越來越多專收0-2歲嬰幼兒的托嬰中心成立了,無論是因為阿公阿嬤無法幫忙帶孫子、不放心交給保母,或是因為幼托整合後托嬰中心必須單獨立案、政府推出平價托嬰中心等原因,快速增加的托嬰中心,都造成了托育人員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雖然,目前政府對於托嬰中心專業人員的資格有明文規定,但是因為照顧的孩子年齡很小,常被認為只是「顧囝仔」的工作,並不需要高學歷與太多的經驗;加上許多人雖然具備托育人員的資格,但是過去其實是擔任3-6歲孩子的教保工作,剛到托嬰中心時往往並不清楚怎樣做才能表現0-2歲的托育專業。

 

二、托嬰中心專業托育的工作樣貌

介紹在美國參訪過的托嬰中心,嬰幼兒跟托育人員都顯得的相當輕鬆自在,不像在台灣常見的緊張與繁忙,是比較理想的托育方式。進入托嬰中心,老師會向嬰幼兒輕聲介紹客人,親切的打招呼,即使孩子不會說話,通常看到陌生人也不會大哭。每位嬰幼兒進食、睡眠的時間並不相同,同一時間有的孩子在搖椅上被老師抱著喝奶、有的在地上自由爬行探索、有些則在睡覺,四周有各式各樣適合嬰幼兒的玩具讓孩子自由探索。工作人員較多,配合嬰幼兒的接送與作息時間,大家輪班工作;例如中午是最忙碌的時段,孩子們同時在用餐、漱口刷牙、準備午休、量體溫、更換尿布、、、需要很多人手,有時也會邀請一些志工來協助。

0-2歲的托嬰中心跟2-6歲幼兒園,在環境規劃、時間安排、活動設計、師生互動,甚至孩子間的相處方式、尊重孩子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

 

三、托育人員的工作挑戰

托嬰中心有別於保母工作的居家環境以及幼兒園2-6歲的教保情境,過去的培訓工作少有針對0-2歲的工作情境與,目前在托嬰中心常會觀察到的一些工作難題,包括:()環境設備不夠友善托育人員,例如嬰幼兒的小床過低,托育人員必須經常辛苦的彎腰抱起小孩,工作台、水槽等環境設備上應該考慮照顧者的健康;()嬰幼兒發展等專業知能不足,對嬰幼兒的個別需要與學習方式不夠了解,常見不適合嬰幼兒的團體活動形式,建議應該安排更多的小團體活動或自由探索遊戲;()家長對托育專業的信任度不夠,僅被視為顧小孩的保母,而非孩子的啟蒙老師,當發現孩子需要發展評估,家長未必能夠接受,建議對嬰幼兒做觀察紀錄;()工作人員之間的支援性與工作默契仍待加強,托嬰中心的工作人員相當多元化,建議在工作上或平日生活中應培養默契,建立合作性的團隊工作模式。

 

四、如何建立托育人員的專業形象

托嬰中心在台灣還是一個新興的托育機構,托育人員的專業形象也尚待建立,似乎有必要在專業工作上發展一定的原則規範,建立工作者的自信,也可以爭取家長及社會的信任。英國的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常見在茶會的輕鬆氣氛中,由督導老師提出常見的一些問題,邀請大家一起討論、凝聚工作共識;在美國的專業團體NAEYC全國學前教育協會,則是公開徵求現場工作的兩難實例,邀請現場工作者與專家學者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原則與方式,不僅由協會成員共同遵守,也會公告社會大眾,以確保專業工作品質的穩定性,同時作為爭取外界專業信任的方法之一。似乎英美兩國的托育相關倫理守則,都是由下而上,逐步透過眾多人的認同、變成一個專業上的共同約定,再發展成全國性的專業倫理守則的過程,有助於專業人員建立自信與爭取社會信任。

09 - 托育人員的專業發展與工作特性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請問托嬰中心是照顧幾歲兒童的專責機構?

(  )1. 0-3

( v )2. 0-2

(  )3. 1-2

(  )4. 1-3

 

2.請問一般托嬰中心在哪一個時段最忙碌、需要最多的工作人手?

(  )1. 早晚的接送時間

(  )2. 上午餵奶、副食品及自由遊戲時間

( v )3. 中午用餐及準備午休的時間

(  )4. 下午餵奶、副食品及自由遊戲時間

 

3.請問托育人員照顧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時,以下那些描述不正確?

( v )1. 避免說太多話以免吵到嬰兒

(  )2. 要多觀察嬰兒的表情與動作

(  )3. 有陌生人時要給予介紹

(  )4. 經常跟嬰兒打招呼

 

4.請問以下哪一項屬於托育人員工作上常見的挑戰?

(  )1. 嬰幼兒容易哭鬧不好照顧

(  )2. 受少子女化影響托嬰中心招生困難

(  )3. 家長要求托育人員成為嬰幼兒的啟蒙老師

( v )4. 同事之間需要密切的工作默契與相互支援

 

5.請問以下有關托育人員專業倫理的描述,哪一項不正確?

(  )1. 專業倫理可以建立工作者的自信

(  )2. 專業倫理可以爭取家長的信任

( v )3. 專業倫理可以獎懲工作人員

(  )4. 專業倫理可以凝聚工作共識

 

10 - 托育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本講次由歐姿秀主講,繼續邀請資深嬰幼兒教保托育專家蔡延治老師,就托育人員在托嬰

中心人際互動較為多元的實務工作經驗與專業倫理運用,針對以下主題進行探討:

 

一、台灣托嬰中心托育人員的專業倫理發展現況

上個講次提到英美國家大多以專業團體由下而上的方式,凝聚出專業工作者在職場中共同遵守的專業倫理守則。反觀台灣,雖然近年來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托育人員相關的社團組織,但是似乎還未見有關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專業倫理議題的討論。目前只有在保母人員技術士檢定規範中,列有職業倫理項目,定有一些簡單的內容希望保母人員能夠遵守;此外,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系邱志鵬老師在兒童局委託的研究專案中,曾經參考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的幼教專業倫理守則、中華民國幼教改革研究會所訂定的中華民國幼教專業倫理守則、保母人員職業倫理,以及其他如醫師、社工師的專業倫理等,草擬一份「托嬰中心工作倫理守則(草案)」。

然而上述這些倫理守則,內容大多是針對教育及照顧3-6歲較大兒童的教保情境所提出的;同時,也大多屬於由上而下的法令規定、專家學者的期許,並非如英美國家由托育人員由下而上,自行討論發展、主動願意遵守的工作公約,這是台灣的現場工作者未來值得努力的部分。

 

二、本書介紹的「兒少福利專業倫理守則-原則版」

我們在本書第二章曾經介紹過「兒少福利專業倫理守則-原則版」,從服務倫理、組織倫理與社會倫理等三種專業關係,以及尊重接納、公平正義與負責誠信等三個核心價值,提供兒少福利專業人員面對工作上的難題時,可以予以應用。當托育人員在工作上遇到困難的情境、造成自己的煩惱時,建議能夠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多方的分析考量、試著解決問題,當問題無法解決時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而事後也可以整理歸納可以幫助自己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依循的、合乎專業的處理方式。

就像本書建議的四個步驟一樣:(1)探討問題(2)嘗試解決問題(3)決定採取行動(4)回顧與反思,在工作職場上持續練習倫理兩難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慢慢培養出自已專業化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態度與能力。

 

三、第一個案例「到底誰是主任」的分析與討論

托嬰中心老闆希望晉升巧巧為主任,巧巧以個性不合為由婉拒,但是在人情攻勢下,最後還是答應老闆向社會局核備為托嬰中心主任,實際上自己還是擔任托育人員的工作,繼續照顧嬰幼兒;評鑑時,委員質疑到底誰才是托嬰中心的主任?巧巧對於自己掛名當主任,感到十分的不安,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向老闆開口?

討論重點

這是托育工作現場常見的難題,首先我們可以判斷這是有關對同事、機構及部屬專業關係之間的組織倫理問題,建議可以從情理法三個層面來分析:

()情的部分,尤其台灣的人情包袱很重,情的部分建議要探討自己與整體環境的關係,除了考慮老闆對我好、同事間的好交情之外,也要考量自己的個性、人格特質、情緒管理適不適合擔任主管。

()理的部分,以「關懷合作」的核心價值,找到兒少福利專業倫理4-2提醒我們,「應維護一個安全且相互信任及合作的工作環境,營造互相支援及和諧的組織氣氛,維持彼此的權益」。老闆有困難、但是巧巧也有所為難,這其實是托嬰中心同事間共同的困難,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表現彼此同事間的關懷合作,透過溝通與討論,將自己以為不能解決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處理。

()法的部分,以「負責誠信」的核心價值,找到兒少福利專業倫理守則3-3提醒我們「平時的言行態度應謹慎,以身作則,並誠實面對自己;當發現自己違背專業原則或違反專業團體規定時,及時修正」。兒少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規定,主任應為專職專任,不僅在此托嬰中心工作、也必須是專職負責主管的工作。真真托嬰中心經營多年,顯然也獲得家長的肯定、主動宣傳,更需要遵守相關法規、積極培育人才、精進專業,追求永續經營發展,以不負共同打拼的工作夥伴與家長的信任與支持。

 

四、第二個案例「小寶上課打瞌睡」的分析與討論

阿嬤在上課時間來托嬰中心探望小寶,發現小寶快要睡著了,阿嬤於心不忍,想要帶小寶回家照顧。這個事件不僅引發小寶家的婆媳之爭,也讓敏敏重新思考該不該強迫孩子統一睡覺的時間?以及嬰幼兒階段究竟應該如何設計課程活動?自己是托育的新手,面對資深老師,敏敏不敢多問,只能跟著做,工作很不快樂,萌生辭職的念頭。

 

討論重點

這是涉及專業理念、親師溝通、婆媳關係等多層面衝突的工作難題,屬於個別嬰幼兒與家庭之服務倫理,以及對同事、機構之間的組織倫理問題,我們一樣可以依據專業倫理守則,從情理法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情的部分,體諒阿嬤愛孫心切、感謝媽媽對托育人員的信任,或許較能心平氣和地協助家長平息這場婆媳之爭;發現自己的教保信念跟同事不一樣的時候,試著跟同事溝通,才會有助於了解彼此的想法。

()理的部分,「尊重接納」的核心價值,提醒我們,理解並接納媽媽、阿嬤、敏敏與惠惠對嬰幼兒的教育與照顧同樣具有不同的想法與經驗,協助大家依據小寶的成長及家庭狀況,找出符合小寶最佳利益的解決方案。

()法的部分,「負責誠信」的核心價值,提醒我們,針對服務個案及家庭,托育人員必須回歸專業考量,從嬰幼兒的反應、家長的意見中,持續在實作中觀察省思、配合各種的研習成長方式,確保自己的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符合嬰幼兒發展所需。

10 - 托育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評量題目

 

1.當托育人員被徵詢是否願意擔任托嬰中心的主任職務,以下哪一項想法是不必要的?

(  )1. 是否具備兒少福利機構主管人員資格

(  )2. 需不需要同時兼任托育人員,並計算在1:5的師生比之中

(  )3. 擔任管理工作一定會影響同事間的朋友情誼

( v )4. 如果不想接受應該就要準備辭職

2.請問托育人員在托嬰中心工作時,關懷合作的對象不包含哪一種?

(  )1. 托嬰中心主任

(  )2. 隔壁班的托育人員

(  )3. 托嬰中心護理人員

( v )4. 社會局的輔導訪視人員

 

3.請問托育人員遇到人情包袱左右為難時,以下哪一個做法較有助於解決問題?

(  )1. 向家人求助,找出對自己最好的因應之道

(  )2. 瞭解每個人的需求,想辦法讓大家都滿意

( v )3. 溝通彼此的想法跟需要,共同討論解決之道

(  )4. 能幫忙別人要儘量幫忙,才能受到老闆跟同事的肯定

 

4.當托育人員面對家長之間教養觀念不一樣的時候,可以秉持以下哪一項核心價值,幫助托育人員釐清困難情境,找出解決之道?

(  )1. 同理信任

( v )2. 尊重接納

(  )3. 負責誠信

(  )4. 公平正義

 

5.請問當個別孩子跟托嬰中心的團體作息無法配合的時候,托育人員應該優先考量以下哪一項因素?

(  )1. 托育活動的設計

( v )2. 嬰幼兒的需要

(  )3. 家長的交代

(  )4. 主管的規定

 

11 - 保育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本講次主要是從歷史脈絡分析,政府自遷台以來,在不同專業發展階段中,對保育人員專業名稱的使用、專業教育的認定與專業訓練課程上的改變與要求。本講次邀請到社團法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的洪錦芳創辦人兼秘書長,就其實務工作上的經驗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專業名城的使用上:雖然早期有出現過保育員或保育人員的稱謂,但正式將保育人員定位為「指於安置及教養機構提供兒童生活照顧及輔導之人員」是在2004年發布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第2條的明確規定。

專業教育方面:在專業奠基期(1940-1990):由於大學相關學系才剛起步,通常高職幼保科或護理、助產學校高中畢業受訓三個月即具備資格。在專業萌芽期(1995-2004年):已有大專以上兒童福利科系或相關學歷之規定,且規定非相關科系畢業者依不同的學歷背景或考試及格資格條件,均須接受不同時數的專業訓練課程且及格。在專業分工期(2004~迄今):不斷的修法,其涵蓋的相關學系科更加多元與寬廣,甚至將的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輔系等概念涵蓋其中。

專業訓練方面: 在專業奠基期(1940-1990):以政府專責單位(兒童福利業務人員研習中心)舉辦全國性的整體兒童福利業務研討或學術研討,訓練的內容與課程尚無法細緻到兼顧安置及教養機構的特殊專業性。在專業萌芽期(1995-2004年):依不同學歷背景,規劃出甲、乙、丙、丁、戊、己等六類訓練課程;但此階段的訓練課程主要偏重在教保原理與實務,對於安置機構內可能面對的兒童行為問題與處置、專業倫理或社會資源運連結等概念尚未受到重視。在專業分工期(2004~迄今):不僅是規範20學分專業訓練的核心課程、課程名程、課程內涵,而且規範職前訓練至少6小時及訓練內容,以及每年至少18小時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在職訓練。

綜觀上述,我國保育人員的專業資格條件越趨明確,其專業基本門檻不論是在(1)相關科系之學歷資格認定與規範;或(2)專業訓練課程內涵的不斷修訂;或(3)要求經由考試制度進用之社會福利職系人員需於一段時間內完成專業訓練課程;或(4)要求現職人員每年至少18小時在職訓練等相關規範上也都愈趨嚴格與符應專業市場的需求。

11 - 保育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正式將保育人員定位為「指於安置及教養機構提供兒童生活照顧及輔導之人員」的法源依據為何?

(  )1.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法

(  )2.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 v )3.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

(  )4.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實施計畫

 

2.正式規範保育人員20學分訓練課程的法源依據為何?

(  )1.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法

(  )2.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  )3.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

( v )4. 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實施計畫

 

3.下列有關專業萌芽期的保育人員專業發展敘述,何者正確?

( v )1. 訓練課程依學歷背景區分為六類

(  )2. 規範20學分專業訓練的核心課程、課程名程與課程內涵

(  )3. 將相關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輔系等概念涵蓋納入學歷資格中

(  )4. 規範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時數與課程內容

 

4.下列有關專業奠基期(1940-1990) 的保育人員專業資格敘述,何者正確?

( v )1. 高職幼保科或護理、助產學校高中畢業受訓三個月即具備保育員資格

(  )2. 需大學相關系科畢業

(  )3. 不分學歷背景都需經過360小時以上的專業訓練

(  )4. 必需經過普通考試以上之社會行政、社會工作職系考試及格

 

5.保育人員的前身稱為

( v )1. 保育員

(  )2. 保母

(  )3. 托育人員

(  )4. 教保人員

 

12 - 保育人員的工作特性

本講次主要協助學習者了解保育人員在實務現場所面對的家童特性、工作場域特性及可能遭遇的倫理問題。本講次邀請到社團法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的洪錦芳創辦人兼秘書長,就其實務工作上的經驗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依據民國82年修正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50條規定,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分為:一、托育機構;二、早療機構;三、安置及教養機構;四、心理輔導及家庭諮詢機構;五、其他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等類型。而保育人員即是在安置及教養機構服務的工作人員之一。

早期安置及教養機構收托的幼童以貧困失養兒童為主。晚近多數安置機構收容之對象改以安置政府委託之兒童保護個案、法院轉向個案、社區貧苦子女、危機家庭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因家庭變故無法受到照顧或低收入戶經社會局委託安置之兒童或青少年等多元背景個案。而這些個案有以下特質:

    幼年歲月,大多有生活在暴力家庭的經驗。經驗過被虐待、被疏忽、不當管教體罰、性侵、目睹或至親死亡、不斷的變換主要照顧者等沉痛經驗。

    為了逃離不溫暖、傷害的家,這些離家、逃學的孩子,遊蕩街頭。

    內心深藏著痛苦、恐懼、憤怒與疏離等情緒問題;外顯行為上則表現出「爭強鬥狠」的暴力行為或「壓抑退縮」的適應問題。

    因適應上的問題常導致他們無法充分的學習,以及健康自在的與人相處。

安置機構中兒童通常會出現的不當行為,有些行為輕微、有些嚴重甚至觸法等,有些行為是疏忽、有些是故意違反,有些是不能控制或是被威脅等,造成違反院規或家規的情迎,包括有:

    院童請假不實或不假外出。

    院童出現徹夜未歸。

    院童翹家、逃學,在外出入不當場所。

    玩火或出現公共危險之情形。

    院童出現霸凌弱小之情事。

    言語誣衊,甚至對老師暴力犯上。

    情緒失控致暴力衝突、自殺、自殘行為。

    性遊戲或性侵害。

    破壞公物或不經他人同意竊取他人物品者。

    抽菸、喝酒、吸毒等。

保育人員的的主要工作為滿足孩童的基本成長需求,包括有:

    衣食育樂所需

    確保安全及被保護

    溫暖的情感交流

    腦力刺激及認知思考

    引領及設限

    穩定、一致、清楚的生活要求

    醫療照顧

    教育權

歸納(助理)保育人員的工作內涵有下述幾項:

    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與溫馨感的「家」

    規劃合理的起居作息

    安排正當的休閒活動

    落實合宜的教養方式

    落實對家童健康照顧

    協助家童學校適應並加強課業輔導

    提供家童多元才藝與專長養成

    培育家童品格與獨立生活能力

    積極安排家童參與社區活動

    參與個案研討會議並不斷充實專業能力

當遇到兩難情境時須思考的原則問題:

    這些心靈的孤兒須給與安全感、信任感

    須保住孩子的自尊

    用優勢觀點看待孩子

    多陪伴、善用傾聽、接受孩子的觀點

    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給孩子法治教育

    處理家童問題時,須採公平、公開、公正原則

    理解威權施壓(體罰、處罰的威脅、透過肢體的方式控制兒童行為)VS.愛的暫撤(撤回的方式可以是口頭的貶抑、威脅,要將小孩送走及指出對方不當的行為是造成不再被愛的原因。可以是行動表示不理或故意不和兒童互動)VS.循循善誘(透過解釋和理性說明)三者的差異、使用時機與限制。

    與家童的原生家庭保持互動關係,並給予必要的協助

    與政府部門建立誠信關係、彼此協助。

 

12 - 保育人員的工作特性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2條第3款之定義,安置及教養機構是辦理下列哪一種對象之安置及教養服務的機構:

(  )1. 無依兒童及少年

(  )2. 未婚懷孕或分娩而遭遇困境之婦嬰

(  )3. 不適宜在家庭內教養或逃家之兒童及少年

( v )4. 以上皆是

 

2.下列何者為安置及教養機構之家童常有的問題行為

(  )1. 情緒失控致暴力衝突

(  )2. 霸凌弱小

(  )3. 請假不實或不假外出

( v )4. 以上皆是

 

3.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22條第3-7項之內容規定,下列有關安置及教養機構中保育人員與院童比例的敘述,何者正確?

(  )1. 安置未滿三歲之兒童,每三人至少應置保育人員、助理保育人員或托育人員一人

(  )2. 安置三歲以上未滿六歲之兒童,每四人至少應置保育人員或助理保育人員一人

( v )3. 安置六歲以上之兒童,每六人至少應置保育人員或助理保育人員一人

(  )4. 以上皆是

 

4.保育人員在處理家童暴力衝突事件時,應秉持的原則為

( v )1. 循循善誘

(  )2. 威權施壓

(  )3. 愛的暫撤

(  )4. 以上皆是

5.下列何者不是保育人員的主要工作內涵

(  )1. 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與溫馨感的「家」

(  )2. 提供家童健康照顧

(  )3. 規劃合理的起居作息

( v )4. 與家童的原生家庭連繫協調

 

13 - 保育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本講次主要協助學習者理解教科書中「孩子不想去上學!」及「孩子不想回家!」兩個兩難情境的案例分析。本講次邀請到輔仁大學哲學系的邱建碩老師,從倫理學的觀點提供學習者更深一層的認識,當遭遇一些兩難情境時,該如何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

在「孩子不想去上學!」案例中,主要探討「尊重接納」與「合作關懷」的核心倫理意涵。案例中的小莉在進入機構前,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被破壞,保育人員最需要做得的是與小莉建立信任關係。所謂接納,是承認對方有個體差異、他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有某種行為反應,是他認為最好的處理方式。而接納並非只是透過互動關係的建立,重點還須包括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總之,與家童建立信任關係是保育人員要行使教養職責前的第一門功課。此外,保育人員與同事間的合作倫理關係固然需經營,但保育人員需更進一步的協助小莉與其他家童間建立「合作關懷」之互動關係。須看出小莉的真正需求不是養小狗,而是想要有一個伴;所以,當小莉與保育人員建立了信任關係後,保育人員須進一步引導小莉與其他同儕之間建立出良性的合作與互動關係。

在「孩子不想回家!」案例中,如何引導小英以正向觀點去了解她母親的生活模式,並維繫或修補小英與母親間的情結,幫助小英人格健全發展是不可忽視的保育工作。倫理問題無時無刻都挑戰著保育人員。最後叮嚀,當探討倫理問題時,須要把握當事人與個人、家庭、同僚與社會等各層面間的關係,並在不同層面關係中找到均衡點。

倫理學是一門關於如何做人的學問,更具體的說,就是關於「我應該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而且是「我應做些什麼才能成為這樣的人」的一種學問。「專業倫理」則是以倫理學為基礎,需有「專業化」社會為其背景才會相應發生。換言之,要成為專業的保育人員,並不僅是名稱上被冠上專業兩個字而已,而是必須在實務工作中找到適合照顧安置機構幼童的通則,以維護這些幼童權益、保障其身心健全發展。因此,要成為專業的(助理)保育人員,須在處理個案問題時,不斷提醒自己,「我應該如何做才能成為一位有專業的(助理)保育人員?」、「我應該如何做才能在所有差異中找到平衡點,才能為孩童做到更好的照顧,成為這個專業領域中真正的專業人員?」。

目前國內尚未發展出「保育人員專業倫理」的守則,未來期許投身於兒童安置及教養機構的(助理)保育人員夥伴們,能於繁重工作之餘,試著依照前述「探討這個問題」、「先嘗試解決問題」、「決定採取行動」及「回顧與反思」等四步驟,在倫理兩難困境中,經由不斷地自我覺察、省思、改善,以及與夥伴們攜手合作並共同討論,逐步凝聚共識,並萃煉出協助機構內失依失養幼童走向健全人格發展的動力與可能途徑。

13 - 保育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保育人員在行使教養職責前的第一門功課為

( v )1. 與家童建立信任關係

(  )2. 嚴定家規

(  )3. 建立權威

(  )4. 以上皆是

 

2.在「孩子不想去上學!」案例中,下列何者是保育人員的正確作法?

(  )1. 秀秀阿姨只要對自己負責,不需與其他保育人員商量即可飼養小動物

( v )2. 秀秀阿姨應該與其他小朋友商量後,才可飼養小動物

(  )3. 秀秀阿姨在完成飼養小動物的決定後,即可不需再關照小莉的發展,應放手讓小英自己處理,以培養其獨立性與問題解決能力

(  )4. 以上皆是

 

3.在「孩子不想回家!」案例中,下列何者是保育人員的正確作法?

(  )1. 不管孩子想不想回家過年,都應該催促與搓合孩子回家過年

(  )2. 發現孩子不想回家過年的問題真相後,為保護孩子的隱私,不會向上級單位報告,但會暗中協助孩子

(  )3. 顧及孩子返家意願的權利,選擇隱瞞事實真相

( v )4. 進一步蒐集具體事證,呈報機構主管及縣市政府

 

4.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 目前國內已發展出「保育人員專業倫理」的守則

(  )2. 「專業倫理」是以倫理學為基礎,但與社會的專業化發展無關

( v )3. 保育人員在處理個案問題時,須不斷提醒自己,「我應該如何做才能在所有差異中找到平衡點,才能為孩童做到更好的照顧?

(  )4. 以上皆是

 

5.探討倫理問題的步驟,下列何者正確?

( v )1. 「探討這個問題」→「先嘗試解決問題」→「決定採取行動」→「回顧與反思」

(  )2. 「先嘗試解決問題」→「探討這個問題」→「決定採取行動」→「回顧與反思」

(  )3. 「先嘗試解決問題」→「回顧與反思」→「探討這個問題」→「決定採取行動」

(  )4. 「回顧與反思」→「決定採取行動」→「探討這個問題」→「先嘗試解決問題」

 

14 - 生活輔導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本講次內容討論的是生活輔導人員在臺灣的專業發展歷程。

首先從法令層面,定義「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場所及照顧對象,並說明其工作場所—安置及教養機構—的起源、定義及目的。在臺灣,因為「少年事件處理法」立法理念的轉變,也是直接或間接促進安置及教養機構設置的因素。

接著,探討生活輔導人員從原本不是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如何演變成該領域專業人員的過程,進行法令層面及實務層面的分析與討論,尤其是實務層面的演變,邀請實務工作者進行分享,更清楚當時臺灣在少年安置工作的現況及需求。

最後提及生活輔導人員的任用資格,包括專科以上的相關科系所,以及非相關科系人員進修的管道及培訓課程的重點,期能提供有興趣此工作領域的同學,清楚如何成為生活輔導人員。

 

14 - 生活輔導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下列何者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少年」的定義?

(  )1. 二歲至入國民小學之人

(  )2. 十二歲以下之人

( v )3. 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

(  )4. 十八歲以上之人

 

2.針對臺灣少年安置服務發展,下列哪一項法規比較無關?

(  )1. 少年事件處理法

(  )2.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  )3.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 v )4. 特殊教育法

 

3.下列何者並非少年非行案件,司法「轉向」的用意?

( v )1. 提供少年學習污染的機會

(  )2. 避免法院中堆積龐大數目的少年案件

(  )3. 免除輕微犯行少年習得其他犯罪少年的惡行

(  )4. 針對少年個別需求進行教育性,而非強制性處遇方案

4.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一位生活輔導人員照顧幾名安置少年?

(  )1. 四人

( v )2. 六人

(  )3. 八人

(  )4. 十人

 

5.下列何者不符合擔任「生活輔導人員」的資格?

(  )1. 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畢業者

(  )2. 高中(職)以上畢業,擔任助理生活輔導人員三年以上者

(  )3. 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並取得生活輔導人員專業訓練結業證書者

( v )4. 高職幼兒保育科畢業者

 

15 - 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特性

本講次內容討論的是生活輔導人員工作內容及其職場的特性。

首先說明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內容,除了提供安置少年生活照顧之外,還有相關的行政工作內容,以及與機構輔導團隊合作的專業工作事宜。

接著,說明其服務對象是一群非自願接受安置的案主,有的是家庭失去功能—例如:失依、受虐;有的是觸犯相關法律—例如:從事援交、偏差行為等。雖然少年被安置的理由可能不同,但是需要更多的愛與關還來照顧他們卻是相同的,因此,身為安置工作最基層、最前線的生活輔導人員,工作挑戰及壓力相對很大;此外,因為擔任安置少年的生活照顧工作,生活輔導人員的工時長、升遷少,也是工作特性之一。

最後,邀請來賓分享從事少年安置工作的經驗比較印象深刻的事,包括:提供安置少年服務別人的機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以及受照顧少年分享長大後也想從事助人工作的經驗,都鼓舞著少年安置工作者的心。

 

15 - 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特性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下列何者並非安置教養機構的強調重點?

(  )1. 照顧

(  )2. 養育

(  )3. 教育

( v )4. 懲罰

 

2.下列何者並非臺灣目前的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

( v )1. 教養院

(  )2. 育幼院

(  )3. 少年之家

(  )4. 少女之家

 

3.生活輔導人員參與教育訓練方案,是屬於哪一方面的工作內容?

(  )1. 行政工作

(  )2. 生活照顧工作

( v )3. 專業工作

(  )4. 個案輔導工作

 

4.生活輔導人員正如安置少年在機構的家長,所以他們要

(  )1. 放任少年為所欲為

( v )2. 提供溫暖安全的環境氣氛,多給孩子鼓勵肯定

(  )3. 對於不服從的少年,嚴加管教

(  )4. 提供過多的保護,安撫少年的身心

 

5.下列何者並非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特性?

(  )1. 壓力大、工時長

( v )2. 成就高、升遷順暢

(  )3. 最前線、最基層的角色

(  )4. 需要與機構其他輔導團隊合作

 解答  單選題:

 

16 - 生活輔導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本講次內容討論的是生活輔導人員面臨工作困境或難題時,思考與行動的建議方向。

首先,藉由案例的說明幫助同學瞭解生活輔導人員面臨的難題內容,通常這些難題內容或多或少與生活輔導人員的工作特性相關,例如:案主是非自願安置、或生活輔導人員是安置工作最前線、最基層的角色。接著,透過分析難題或困境的關係人,發現背後複雜的關係,並思考這些關係人可能帶出的議題。再以「兒少福利專業人員倫理守則」的服務層面及核心價值進一步思考,難題的衝突來源。

最後,在一系列縝密思考之後,初步規劃並實施可以兼顧各方需求的解決難題策略,如再不可行,則在維護案主最大利益之下的前提,做出行動的抉擇。希望藉由這些案例的練習,期能提供有志從事生活輔導人員供作的學生,未來面對工作困境或難題時思考與行動的參考。

 

16 - 生活輔導人員的專業倫理問題與案例分析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生活輔導人員做出各種決定時,需優先考量誰的最大利益?

(  )1. 自己

( v )2. 少年

(  )3. 機構

(  )4. 家長

2.當少女向生活輔導人員透露過往隱私時,生活輔導人員較佳的作法是

( v )1. 評估這項隱私是否需要讓其他輔導團隊瞭解

(  )2. 與其他團隊公然討論這件事

(  )3. 當作沒這件事

(  )4. 讓其他少女知道這件事引以為借鏡

 

3.生活輔導人員發現自己的作法與機構要求不太一致時,比較合適的作法是

(  )1. 離職

(  )2. 各自為政

( v )3. 嘗試溝通彼此的想法

(  )4. 教唆少年與自己同一陣線

 

4.面對少年發生集體逃跑事件,生活輔導人員較合適的後續處理

(  )1. 先撇清責任,不是我值的班

(  )2. 先擔心自己被冠上怠忽職守的疏失,嚴加管控其餘少年

(  )3. 先將少年之家的圍牆加高

( v )4. 先報警,並嘗試尋找逃跑少年下落

 

5.下列何者並非生活輔導人員工作難題的來源?

(  )1. 少年隱私權的維護

(  )2. 少年自決權利的培養

(  )3. 少年最大利益考量

( v )4. 少年結夥的權利

 

17 -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本講次內容討論的是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在臺灣的專業發展歷程。

因為具備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即同時具有課後照顧服務人員資格(保母人員除外),因此本講次首先討論「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納入「兒童少年福利措施」的沿革。除此之外,還溯及臺灣的教育體系與社政體系介入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的起源,並分享具備課後照顧服務人員資格的不同管道,同時比較不同培育管道的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其工作能力上的異同。

接著,討論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先從法規面定位其服務對象—國民小學階段兒童、服務時段—學校上課以外的時間,及服務內容—生活照顧及學校作業輔導的多元服務,與服務目的—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支持婦女婚育及使父母安心就業;再從實務執行層面分析其工作現況,期能幫助學生瞭解法規面與實務面的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工作內涵。

 

17 -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專業發展歷程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下列何者非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資格?

(  )1. 幼兒園助理教保員

( v )2. 保母人員

(  )3. 社工人員

(  )4. 幼兒園教師

 

2.下列何者非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的工作內涵?

(  )1. 生活照顧

(  )2. 學校作業輔導

( v )3. 專精特殊才藝

(  )4. 使父母安心就業

 

3.目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中央級的主管機關是

( v )1. 教育部

(  )2. 內政部

(  )3. 交通部

(  )4. 衛生福利部

 

4.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的服務對象

(  )1. 學齡前期幼兒

( v )2. 學齡兒童

(  )3. 青少年

(  )4. 特殊需求幼兒

 

5.家長選擇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的首要考量

( v )1. 立案

(  )2. 才藝課程多

(  )3. 收費便宜

(  )4.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運用體罰要求成績

 

 

18 -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工作特性與專業倫理案例分析

本講次內容討論的是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工作職場的特性,以及透過案例解析,呈現課後照顧服務人員面臨工作困境或難題之際的思考與行動策略。

首先,在工作職場特性部分,特別介紹目前臺灣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以私立居多,還有許多學童進入的是立案較為寬鬆的「短期文理補習班」或「未立案」的機構,提醒有志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同學,瞭解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是否「立案」是首要門檻;「圍牆外的老師」特性,凸顯課後照顧服務人員與小學老師以及家長之間的關係,並期待三方為學童利益著想的前提之下,充分溝通並達成共識;「重分數成績」是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的重要生存策略,提升學童成績表現之際,也期待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維持學童學習的熱情。

最後,藉由兩個案例解析的過程,呈現課後照顧服務人員面臨工作職場的困境或難題時,先不急著以二分法思考或解決問題,而是透過一連串縝密思考,包括分析相關的人、牽涉的議題、嘗試面面俱到的解決方法,仍然無法同時兼顧時,再做出以學童利益優先考量的決定。期能提供學生面對工作困境或難題時思考與行動的參考。

 

18 -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工作特性與專業倫理案例分析 評量題目

 

單選題:

 

1.下列何者非課後照顧服務人員的工作場所特性?

(  )1. 分數主義

(  )2. 私立機構較多

( v )3. 福利佳、待遇高

(  )4. 圍牆外的老師

 

2.當家長要求與學童利益相衝突時,課後照顧服務人員應該

(  )1. 滿足家長要求為主

( v )2. 以學童利益為優先考量

(  )3. 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  )4. 聽主管吩咐

 

3.課後照顧服務人員與國小老師的關係,比較適用以下哪項兒少福利專業倫理?

(  )1. 提供公平、適足的福利服務機會

(  )2. 理解並接納兒童的獨特性

(  )3. 理解並尊重同事的做事方法

( v )4. 與相關專業團體對話、交流,維護相關人員權益

 

4.面對特殊需求學童,課後照顧服務人員應該

( v )1. 維護學童的學習權益

(  )2. 拒絕收這種學童

(  )3. 告知大家學童的特殊之處

(  )4. 給他練習更多的複習券

 

5.當與同事間出現教學法不一致時,課後照顧服務人員較佳的處理方式

(  )1. 離職

( v )2. 先接納彼此的差異,再找機會討論

(  )3. 比個高下

(  )4. 讓家長決定誰是好老師

 

arrow
arrow

    nata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