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大106上 生涯規劃與發展 筆記
生涯是什麼?
親愛的同學,當你看到這個熟悉的名詞時,腦海裡會浮現那些想法、憧憬和夢想?
你是否曾經自問:
•這些夢想究竟是有如過眼雲煙般的幻想,還是真有可能美夢成真呢?
•我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特質,適才適性地走出自己的路呢?
•在這條路上,我會碰到那些關卡、挑戰?要怎樣才能從容以對呢?
「生涯規劃與發展」就是為了幫助大家築夢踏實而設計的一門課。
在學習這門課後,你應該能夠:
•認識全方位生涯發展的理論與方法。 •發展出自己的生涯願景。
•實踐個人的生涯計劃。 •掌握樂在工作的要訣。
•發展滋潤有情的情感世界。 •成為自由自在的完整人。
•發展生涯贏家的心智模式。
教科書部份
共分為九章:
• 生涯概說
• 生涯發展的理論
• 願景設定
• 認識自我
• 了解工作世界
• 生涯決定
• 樂在工作
• 自我成長
• 情感關係
>>>問卷調查<<<
主講老師
朱湘吉, Julie Chu
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個人網址 http://nouweb.nou.edu.tw/~julie/
朱湘吉: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引導者、帶路人,為你指出可能探索的方向。
學習的主人,還是你自己噢!
◎老師的話: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引導者、帶路人,為你指出可能探索的方向。學習的主人,還 是你自己噢! |
◎學習目標:在學習這門課後,你應該能夠:
認識全方位生涯發展的理論與方法。
發展出自己的生涯願景。
實踐個人的生涯計劃。
掌握樂在工作的要訣。
發展滋潤有情的情感世界。
成為自由自在的完整人。
發展生涯贏家的心智模式。
◎單元安排:
|
3 - 6 單 元 認識自己—探討個人的興趣、價值觀、人格和能力等特質,為「自己」的生涯打地 基。 7 - 10單元 工作世界—了解外在世界的變化,以便規劃自己生涯的發展方向。 11-15單元 自我成長—發展己際關係。 16-18單元 情感關係—研究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關係」。 |
◎學習方法:
*教科書:學習的過程中,你是主人,你需要找到自己的學習動機,用心學、動手做,
從教科書中的各種檢核活動中,了解自己的現況。這樣的設計,我們稱它為
「自學式教材」的設計。
*網路教材的編撰,分為三部份:
1.文字部份:在視窗的左邊,會以定格的方式,呈現相對應的視覺化教學內容。你可
以藉著閱讀這部份,加深了解。文字中劃底線的部份,有「超連結」的
功能。點選它,會有視窗跳出。你可藉此溫習相關的概念。看完後,點
選「上一頁」,就會回到原畫面。
2.視訊部份:包括內容講解、來賓訪談、戲劇、示範、經驗分享等。它會讓你的學習
變得更有趣噢!
3.概念圖:這是一種增進了解、幫助記憶的方法。每個單元一開始,都有該單元的
概念圖,你可藉此了解整個單元的架構。圖上的每一個概念你都可以點
選進去,詳細閱讀。每個畫面的左上方,有一個代表概念圖的圖示(
icon )。點選它,整個單元的主要概念便會跳出。
◎自我肯定箴言:每一講的開頭,都會以一小段「自我肯定箴言」做為開場,做為一個
「暖心、靜心」的活動。讓你能從忙碌的生活中,慢下腳步來,進入到
為自己的成長而學習的狀態.......。
◎議題討論:
說明:各單元所列的補充教材,是為了幫助你對相關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而設計的。希望
你能用喜悅的心情學習、思考。如果你有寶貴的資訊想和大家分享, 請依學習
單元的週次進度,將它張貼到「 議題討論區 」,讓我們一起來讓「生涯」的這
塊園地更豐盛!
|
|
|||||||||||||||||||||||||||||||||||||||||||||||||||||||||||||||||||||||||||||||||||||
|
議題討論區
|
◎自我肯定箴言:
*使用方法:
1 . 在收看「自我肯定箴言」時,可以先深呼吸幾次,隨著音樂的旋律,放鬆心情,
閉起眼睛,進入自己 的內在。
2 . 每當我唸完一句,你就可以在複誦一次,同時把句中的「你」,改為「我」。譬如
說,當我唸出:在「你」無盡的生命中,一切都是完美、完全和完整的......。
後,你就可以在心中用以下的方式複誦:在「我」無盡的生命中,一切都是完
美、完全和完整的......。
*使用目的:
「自我肯定箴言」的是讓你能和自己的潛意識溝通。
從小到大,我們的腦袋,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被輸入太多負向的觀念:例如:你真「笨、髒、亂、慢、沒用、無能」等話語。這些話語,好像電腦程式一樣,不斷在我們的腦中播放,讓我們愈來愈沒信心、愈來愈沒生氣。因此,這個單元是為了讓我們進行心靈大掃除,重寫腦中的電腦程式。
*希望你在上課的這段時間裡,能夠每天抽出至少十五分鐘的時間,選擇適合你當天心境的片斷(它和各單元的主題是相對應的),仔細聆聽(至少21次)、品味,並在生活中實踐,讓正向的思維模式能進入到你的每一個細胞。
*網課第1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生涯規劃的功能
.舉出至少二種生涯的定義
.說明人生幸福輪的內涵
.指出系統化生涯規劃的步驟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一章( pp. 1-21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一章 生涯概說
一、生涯的意義
(一)定義:
<一>生涯的字義:
.中文:從中國的文字學上來看,生涯的「生」,是「一棵禾苗,從地上長出來」的
意思。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生涯,都像一顆種子一樣,擁有無限的潛能。
.英文:生涯的英文是 Career 。它的原意是兩輪馬車。引申為人生的道路,或發
展途徑。
<二>薛恩 ( Schein ) 認為:人生的生命歷程,是由三種旋律所交織、激盪而成
的。它們包括:
1. 工作、職業或事業;
2. 情感、婚姻或家庭;
3. 個人的自我成長和身心發展。
這三種旋律的抑揚頓錯、高低起伏,往往又交織成個人生涯中的起起落落、
憂憂歡歡。
(二)特性:p7
二、規劃的涵義
(一)規劃的力量:生涯規劃的目的 p8~9
(二)規劃成功的要件p9~13
1.規劃是自覺的選擇
2.能信才能見
3.規劃是行動的開始
4.全然投入地生活
(三)規劃的種類
1.長期規劃
2.中期規劃
3.短期規劃
三、生涯規劃的方法
(一)便捷的生涯規劃法:1.自然發生法、2.目前趨勢法、3.最少努力法、4.拜金主義
法、5.刻板印象法、6.櫥窗遊走法、7.假手他人法
(二)系統化生涯規劃法:
*優點:1.幫助你認識自己的特質及價值所在
2.幫助你認識工作世界的現況與趨勢
3.幫助你找到可以實現自己的途徑
4.幫助你了解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而非所有
*步驟:1.覺知與承諾
2.設定方向
3.認識自己
4.認識工作世界
5.確立目標
6.付諸行動
7.評估回饋
*網課第2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描述蘇伯的生涯彩虹理論
.了解生涯轉型所需要經過的歷程
.知道中年生涯轉換時會歷經的心情起伏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 第二章( pp. 23-45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二章 生涯發展的理論
一、生涯發展的階段
(一)蘇伯(Super)的生涯彩虹理論
(二)薛恩(Schein)的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
(三)何爾(Hall)的生涯發展階
(四)葛林厚斯(Greenhaus)的生涯發展特徵理論
(五)奎恩的生涯發展理論
二、生涯困境與轉型理論
(一)列文生(Levinson)的理論(18歲以後的生涯發展):1.20歲轉型期(18~22歲)
2.進入成人世界-初期結構
建立期(22~28歲)
3.30歲轉型期(28~32歲)
4.結構逐漸穩定期(33~40歲)
5.40歲轉型期(38~42歲)
6.中年期開始(45歲左右)
(二)哈布生的中年生涯轉換心情起伏說:1.固著與震撼期
2.退縮期
3.自我懷疑期
4.接受期
5.試探期
6.意義尋找期
7.統整更新期
(三)朱湘吉的整理:1.織夢期(30歲前)
2.夢醒期(30歲到退休前)
3.圓夢期(退休後)
*網課第3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知道願景的力量
.熟用 POSERS 原則來檢核自己的願景
.活用迪士尼策略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三章( pp. 47-67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三章 願景設定
一、願景的相關概念
(一)願景與夢想
(二)願景與使命
(三)願景與生命意義
二、願景設定的原則與方法:
*POSERS原則:
1.P(Positive)正向的
2.O(Own Part)自己的
3.S(Specific)明確的
4.E(Ecology)生態平衡
5.R(Resource)資源
6.S(Size)大小
*網課第4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知道靈性的永恆性
.說出自己的人格類型
.發現個人的興趣與嗜好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 第四章第一節到第三節(pp. 69-89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四章 認識自我
*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知道靈性的永恆性
.說出自己的人格類型
.發現個人的興趣與嗜好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 第四章第一節到第三節(pp. 69-89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向內探索:
向內探索的過程,可以用剝洋蔥來比喻。我們可以從具體的身體特徵、人格特質、興趣
一層層地看進去,直到核心的、抽象的自性、本來面目。
*個別差異: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可以從兩個向度來印證:
1 .先天的:包括遺傳基因(長相、體型、指紋、眼睛虹膜、指紋等)、氣質和性向等。
即使是雙胞胎,也會有所不同。
2 .後天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經驗都有所不同。
內外互動的結果,讓人和人的差異,愈拉愈大,這就是所謂的「個別差
異 」。
內在冰山:我們若向更內層探索,會發現: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感受、觀點、期望,也有
所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內在冰山 」。
*靈性:靈性是一個人的核心,祂不受外面環境影響。
.在不同的宗教體系裡,有不同的稱呼,包括「佛性」、「自性」、「神性」、「真我」、「內在
基督」、「道」 。
.在東方的思想裡,認為靈性是永恆的,和宇宙的存在是一體的。所以身體雖然會老死,
但是靈性郤是永恆不朽的。
一、自我的定義:研究超個人心理的賴費薄瑞認為:自我具有兩種意義:
(一)廣義:指我皮膚下的一切,包括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也就是我所擁有
的一切。
(二)嚴格:指純粹的自我意識及意志的中樞,和我擁有的東西不同,也就是所謂的「真我
」。
二、人格探索:
*人格:
1.人格 (personality) 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心理架構」 (mental construct) 。
它通常是須藉著外顯的「行為」來表現。
2.人格也可說是個長期穩定的內在特性。如內/外向等。
* 人格特質:
1.指的是一個人的「 特性 」、「 個性 」。.我們常聽到:「鐘鼎山林、人各有性」;
「適才適性,樂在其中」。 這兩句話中的「性」,指的就是「特性」、「個性」。
2.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像一棵種子。每棵種子,都蘊含了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它也有
自己獨特的基因,也就是它的「天賦 」。每一個天賦,都是一個獨特的禮物。
3.同樣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4.這個天賦,再受到後天環境的加強,就會發展成一個人的「特性」,也就是一個人的
「人格特質 」。
(一)何倫(Holland)的六種人格類型:實際型、探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
事務型
想想看:
.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訪問,想想歌手小南方林明樺是那一種人格
類型的人?
.你的人格類型又是那一型?
*人格六角形:何倫進一步把六種人格類型的關係,做成一個六角形
想想看:
.讓我們再來看一段訪問,進一步了解幫人格類型的內涵。
.你的輔助型人格是那兩型?
(二)人格類型與職業選擇
三、興趣界定
*興趣:興趣 (interest) 是吸引你願意全心全意投入某些行動的力量。
例如:喜歡泡茶的人,常會被各種茶具、茶葉、茶文化活動所吸引。
*神入:
1.許多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當他們做一件喜歡的事時,可以非常專注,旁
若無人,好像時間都凝結住了。也有孩子,在玩扮家家酒時,邊說邊演,煞有其事,
進入一種所謂的「 深戲 」的狀態。我們常用「 剎那變永恆 」這樣的字眼,來形容
這種「深戲」、「神入」、「忘我」的狀態。
2.同樣地,當我們做的是自己有興趣、喜歡的事,就容易有這種「剎那變永恆」或「時
光飛逝」的感覺。
*想想看:回憶一下,你曾有過深戲/神入的經驗嗎?檢核一下,當你想起這些經驗時,
你的身心狀態有什麼變化?
*從興趣到職業:
1.人生在世,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做自己有天賦、有特性、而且喜歡做的事。如果幸運
的話,還有人願意付錢給你,讓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2.讓我們再看一段小南方的訪問。
想想看:
1.她是如何把從小就有的興趣發展成賴以維生的職業?
2.你有沒有可能把自己的興趣發展成職業呢?還是你已經這樣做了?
(一)興趣的萌芽:許多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二)探索原始興趣:回顧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發現自己的原始興趣。
(三)興趣挖寶
*興趣與嗜好 :
1.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興趣不一定能發展成為他的職業。許多人把興趣發展成嗜好,使
自己在工作和生活間,取得平衡。也有人,依自己的人格特質,投入不同的義工領
域,做為自己的「 第二春 」。
2.讓我們再看一段訪問。
~想想看:興趣、嗜好和人格的關係為何?
*人格與興趣:
1.興趣和嗜好,會依不同的生命階段而改變。如何取得平衡是重點。
2.人格是多面向的。從事不同人格類型的工作,可開發自己的潛能。
3.回溯自己的生命故事,可重新發現原始興趣;或者可以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同一事
件,為它帶來新的詮釋和意義。
*網課第5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說明價值觀的內涵
.了解價值觀和職業選擇的關係
.知道價值觀和衝突的關係
.說出造成價值觀演變的因素
.探索自己的終極價值觀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 第四章第四節( pp. 90-98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四、價值澄清
(一)價值觀和慾望
(二)價值觀的內涵
(三)價值觀的改變
(四)價值鏈
(五)價值觀與代價
*網課第6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能力與潛力的差異
.知道多元智力理論在生涯規劃上的應用
.回顧自己生涯發展的歷程
.分享一樣將自己的天賦發展為能力的經驗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四章第五節( pp. 98-111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網課第10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認同培養多職能的必要性。
.了解培養多職能的方法。
.做好面對高失業率的準備。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四章第五節( pp. 98-111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五、能力鑑定
(一)能力與潛力
(二)潛力與實力:1.生而知之
2.學而知之
3.困而知之
(三)培養能力的方法:1.給機會一個機會
2.每天進步一點點
(四)能力的發展階段:1.不自覺沒能力
2.自覺沒能力
3.自覺有能力
4.不自覺有能力
(五)能力的種類:1.資料
2.人
3.事物
*網課第7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e世紀工作世界的趨勢
.建立因應外在變化的正確心態
.培養因應變化必備的知能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五章( pp. 113-136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五章 了解工作世界
一、工作世界的發展趨勢
(一)世界是平的
(二)2015願景台灣:1.高齡化、低退休-只有抗老、沒有養老
2.高移動、低國界-國籍無用,經濟體決定一切
3.高虛擬、低實體-辦公室蓋在Internet(全球網際網路)
4.高人性、低限制-仿生科技,機器人加入生活
5.高環保、低勞力-企業競爭,多精敏少廢棄
6.高水價、低油源-養水造水,自製能源
(三)工作大未來
二、行業分類:A~S 19類
三、職業分類:(一)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典:10種
(二)羅安的職業分類法:六個層次
四、職業資訊來源:(一)出版品
(二)各地就業輔導單位: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的
就業輔導組
2.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3.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三)實地訪談
*網課第8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熟悉機會-能力-價值模式的功能
.善用生涯花朵模式整合生涯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六章( pp. 137-159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六章 生涯決定
一、生涯決定的模式與策略
二、落實生涯決定:(一)查尋資料
(二)職業訪談
三、謀職技巧:(一)履歷表:1.個人基本資料
2.學歷
3.經歷
4.專業技能
(二)求職信
(三)面談技巧:<一>面談前的準備
<二>面談的進行
<三>面談時的禁忌
*網課第9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自己工作的目的為何
.掌握樂在工作的秘訣
.培養工作中的愛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七章第一節到第二節( pp. 161-178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第七章 樂在工作
*學習目標: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自己工作的目的為何
.掌握樂在工作的秘訣
.培養工作中的愛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七章第一節到第二節( pp. 161-178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
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工作的目的:
~想想看:你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別忘了:工作的品質可以反映出生活的品質噢!
*三種觀點:
~每個人工作的目的皆有所不同。大致可分成:
1. 為生活而工作
2. 為工作而工作
3. 為理想而工作
想想看:
.訪問中的三位主角,他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向成功者學習
~在此,成功者的定義,未必是要功成名就,而是能在職場中建立自己的專業,並且樂在
其中的人。
想想看:
.讓我們來看二段訪問:是什麼因為造成了他們的成功?
.你的學習是什麼?
*朱湘吉的看法:「為理想而工作」雖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是有些人在生涯發展的現階
段,就是需要「為生活而工作」。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千萬不要自我批判、 或和人比較
而氣餒。
重要的是要有「覺知」,知道自己的現況是什麼。有了覺知,就能為生命帶入光亮,
而不是老是陷在茫然無助的黑暗中。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包括七個:
*想想看:你現在的生涯發展,是為了滿足那幾個需求呢?
一、工作的目的: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愛和歸屬需求
4.自尊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
6.知識和理解需求
7.審美需求
*樂在工作的秘訣:
*樂在工作的要素
~朱湘吉老師認為樂在工作的秘訣,至少有五個:
1. 做工作的主人
2. 成為終生學習者
3. 改變認知態度
4. 培養工作熱情
5. 順著流走
*向成功者學習
讓我們來看四段訪問。
想想看:
.他們的樂在工作的秘訣是什麼?
.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
二、樂在工作的要訣:(一)做工作的主人
(二)成為終身學習者
(三)改變認知態度
(四)培養工作熱情
(五)順著流走
*工作要有愛 :
別人常告訴你,工作是咒詛,勞動是不幸。
但我說,當工作時,你完成了大地最深遠的夢的一部份,
那是當那個夢生成時就派給你的。
你持續的勞動,事實上即是對生命之愛。
透過勞動去愛生命,也就是親近生命最內在的奧秘。
生命確是黑暗,除非有著熱望。
所有的熱望都是盲目的,除非具有知識。
所有的知識都是無用的,除非有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愛。
-- 紀伯倫「先知」
*網課第11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建立正確的壓力觀。
.發展適合個人的壓力管理方法。
.調整對壓力的態度。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七章第三節( pp. 177-192 )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學者的定義:
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1.壓力是引起身體或心理異常反應的「 事件 」。例如,學者柯瑞 (Gorey) 說:「壓力
是單一或連續引起身體或心理緊張的事件。」
2.壓力是我們對刺激事件的「 反應狀態 」。
~想想看:你較贊成那一種角度的看法?
*專家的看法:
~壓力是一個提醒者。通常我們的身體會有一些反應,它讓自己知道在生活、工作、或情
感上哪裡失去了平衡。
*經驗壓力:
.沒有覺知時的 習慣性反應 。
.覺知到壓力時,視 情境 而決定處理方法。例如:
──公開場合,可用呼吸來釋放壓力。
──每天定時的活動,如:跳舞、氣功、游泳等。
~想想看:
.你是如何經驗到壓力的?
.記錄一個壓力事件的經驗過程。
*面對壓力的方法:
1. 壓抑:
.「鐵齒型」的人對壓力常視而不見,默默承受;或是咬緊牙關,告訴自己:忍一忍,很
快就過去了。
.當壓力持續增強時,身體或心理,就開始出現一些訊號。例如:食慾不振、腸胃不
佳、呼吸急促、頭痛、失眠、耳嗚、皮膚過敏、精神恍惚、記憶力減退等現象。如果
持續地壓抑或忽視,就會產生更嚴重的病變。
2.發洩 :
.基本原則: 不傷己,不傷人 。
.避免:
──暴飲暴食
──煙酒無度
──濫用藥物
──使用暴力
3.轉化:(治本式減壓法)
步驟:
1. 面對情緒 :了解各種情緒的意義是什麼。
2. 調整心態 :改變態度。
3. 找出對策 :用反向思考,找出行動的方向。
4. 化整為零 :活在當下。
~想想看:
.你通常會用什麼方法來 轉化自己的壓力或情緒?
*方法示範
包括:
. 靜態的
. 動態的
每天有十五到三十分鐘來管理壓力,將有助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能。
*調整對壓力的態度
. Navanita 老師認為:調整對壓力的態度有助於壓力的釋放。而最重要的關鍵在:
──允許它
這將創造空間,帶來放鬆
三、壓力管理:(一)認識壓力:1.挫折
2.衝突
3.壓迫感
4.變遷
(二)成年期所面臨的壓力:
(三)紓解壓力的方法:<一>感官式減壓法
<二>心靈式減壓法
<三>治本式減壓法:1.面對情緒
2.調整心態
3.找出對策
4.化整為零
四、生涯轉換:
*成功生涯轉換的原則:
1.在高峰時布局下個高峰-用最豐富的資源掌握最多的機會
2.深入了解自己-小事聽從腦,大事聽從你的心
3.調整價值觀-要有歸零、正面思考的能力
*網課第12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回歸內在的重要性。
.知道內在的自己所包含的層面。
.明白自我整合的次第。
.分辨自我防衛的類型。
.熟悉解除自我防衛的方法。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八章第一節到第二節( pp. 193-206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回歸內在:
.如果你是比較早熟,或是已有些許年紀,或是外在目標都已圓滿達成了,可能偶而會
發現外在的事物並不能帶來喜悅、滿足和放鬆,心中似乎總有一?填不滿的空虛。
.靜下時,許多人會開始問:「我就要這樣過一生嗎?」 「我是誰?」之類的問題。這
些感覺或問題,經常是從「向外追逐」走向「回歸內在」的徵兆。這條回歸內在的
路,有時又稱為「 靈性之路 」。
想想看:
.你的生命階段,現在走到那兒了?
*靈性之路:
~新時代的大師奧修說:「靈性之路」是一條「 回家的路 」,
也就是回到自己 內在的家 、 回到自己 生命源頭 的路。
*原始的臉:
~向內探索,用禪宗的講法,就是尋找自己原始的臉──在出生前,一個人只是單純的
「存在」,沒有臉、沒有身體、沒有頭腦、沒有名字,也沒有形體的--既無名亦無形。
*內在的自己:
~超個人心理學家拉法瑞 (Lefebvre) 認為:自我具有兩層意義:
1. 廣義:指我皮膚下的一切,包括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是我所擁有的
一切。
2. 狹義:指純粹的自我意識及意志的中樞,和我擁有的東西不同。也是所謂的「真
我」 (true self) 。真我也是我們的「核心」。
~想想看:
.身體、情緒、理性和真我的關係是怎樣?
.當你問「我是誰」時,找的又是什麼?
*自我整合:
~超個人心理學家葦伯 (Ken Wilber) 提出「意識演化」的概念,可做為我們了解自我整
合歷程的基礎。
*葦伯的觀點:
~葦伯的意識層次圖,讓我們將自我的整合分為四個層次
*角色與陰影:
.角色是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學到的各種人格、面具,每一種角色都有它的「行為
規範」,例如:「為人子女,就要孝順」,就是一條「行為規範」。
.凡是不符合行為規範的想法、情緒、感覺,都被丟到地下室,不能表現在外,於是形
成「 陰影 」。
.把陰影包裹得密不通風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自我防衛 。
.壓抑的能量,會造成許多身體的病變。因此,唯有讓陰影重現在陽光下,才可能有較
完整的自我。
*自我防衛的種類:
~自我防衛的種類,簡單可分為八種:
1.合理化
2.替代作用
3.認同作用
4.投射作用
5.壓抑作用
6.反向作用
7.退回作用
8.幻想
*合理化:
~當我們的期望未能實現,或行為不合乎社會規範時,為了減輕焦慮、掩飾過失、維護自
尊,而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又可細分為:
1.酸葡萄: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自我安慰說:「其實那個東西,不如想像中的那麼
好。」
2.甜檸檬:認為自己某些方面,雖然比不上他人,但是在另些方面,也有較好之處。
3.推諉:把自己的過失、不悅,歸咎到別人身上或外在的原因,稱為推諉。
4.援例 :引用慣例,或認為別人可以,因此自己也可以依樣劃葫蘆。
~想想看:
.下面我們來玩「聽歌猜心情」的活動。請你先聽小南方的歌聲,再猜猜她唱的歌,
是屬於那一種合理化的作用。
*其它種類:
1.替代作用:把不為社會規範所接受的行為轉向,以博取認可和滿足。又分成昇華和
補償二類。
2.認同作用:個人無法獲得成功和滿足時,轉而認同其它成功者,減少自己的挫折、焦
慮和痛苦。
3.投射作用:把內在陰影呈現到外面。
4.壓抑作用:把痛苦、不愉快的經驗,排除在記憶或意識之外,讓自己眼不見為淨。
5.反向作用:壓抑不能被個人潛意識接受的動機或衝動,再用完全相反的行為呈現出
來。
6.退回作用:受挫折後,表現出比其實際年齡小的行為。
7.幻想:受挫後,以想像來脫離現實,得到慰藉。
~想想看:
.下面三首歌是那些類型的防衛。
*分辨練習:
~我們也可以從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和內心對話,來看到各種自我防衛。
~想想看:
.下面VCR中呈現了那些自我防衛。
*解除自我防衛 :
.解除自我防衛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有防衛機轉在運作。
.我們可用黃煥祥和麥基卓的溝通模式來自我觀照。
第八章 自我成長
一、發現自我:(一)三個自我
(二)自我的定義
(三)自我的發展
(四)自我成長
二、自我防衛:(一)合理化:1.酸葡萄
2.甜檸檬
3.推諉
4.援例
(二)替代作用:1.昇華
2.補償
(三)認同作用
(四)投射作用
(五)壓抑作用
(六)反向作用
(七)退回作用
(八)幻想
*網課第13單元學習目標 :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陰影形成的原因
.知道陰影對個人的影響
.指出陰影還原的方法
.活用 4A 原則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八章第三節( pp.207-211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自我成長的過程:
~一開始,許多人可能會發現自己比成長前更混亂、更挫敗,好比是長年緊閉的地下室,
突然照進了陽光,許許多多懸浮在空中的灰塵都無所遁形。其實這些灰塵一直就在,只
是從前沒有光源讓我們看到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灰塵會慢慢地沈澱下來,人也會變
得更為清醒了。
*陰影的形成:
.當我們年紀小時,對一些痛苦、不愉快的經驗沒有處理的能力,於是為了保護自我,
讓自己不會因為過度的傷痛而失控、受傷或發瘋,因此就把這些不愉快的經驗壓抑下
來。但這些經驗並沒有真正消失。相反地,它們進入了潛意識。也可以說進入了我們
心中的地下室,形成了陰影。
.但是這個感覺並未消失,每當意識放鬆或失去控制時,它就可能會浮現。例如:一些
在白天無法被接受的想法,常會在夜晚的時候,以「夢」的方式出現。
~想想看:
.你的夢中常出現那些被壓抑的情緒?
.當夢境被了解、整合後,你是否覺得較完整呢?
*陰影的影響:
~想想看:如果我們不面對自己的陰影,會有什麼結果﹖
.心理醫師黃煥祥和麥基卓說:它會讓人沒有生氣、要死不活。
.Hay 說:被壓抑或扭曲的情緒,累積在體內,久了會產生病變 。
.薩提爾認為:拒絕我們的部份,會使自己變得殘障。而且這些能量,常會被投射到外
面,對人產生很大的敵意。
*還原的方法:
.面對陰影最好的方法,是讓陽光照進這些黑暗的房間。也就是:為這些症狀騰出一塊
友善的空間,不再逃避它、壓抑它,而是主動鼓勵它們出頭,讓它們一一呈現出來,
和它正面接觸,我們只要保持覺醒即可。但要注意的是:讓它出頭,並不代表要將它
發洩出來或投射到別人的身上,因為這樣會製造更多的困擾。
.Wilber 說:儘可能
──接受它、體驗它,讓自己去感覺消沈、焦慮、拒絕、無聊、傷害或受窘。
──了解它所隱含的訊息。
(一) 回顧生命河流:
.從回顧自己的生命史中,看到主要的模式及走向。 你可以從幾個方向思考:
──成長背景
──婚姻狀況
──關鍵事件 … . 等。
~想想看:
.你面對人生的心態為何?
.這些心態,是讓自己更有力量,還是處在自憐、受害者的無力位子?
.你想有所轉變嗎?
(二)照見陰影:
~想想看:
.你的陰影有那些?
.促使自己面對陰影的動力是什麼?
.你會向自己請假嗎?請假的方式是什麼?
(三) 重新開始:
~想想看:
.如果你想重新開始,轉換跑道,你的選擇會是那些?
.轉換時,你有一些座右銘來自我激勵嗎?
.新的跑道和你的夢想有什麼關聯呢?
(四) 4A 原則:
1. Aware ,覺察 。
覺察是看到自己的行為模式或習性。
2. Acknowledge ,承認 。
承認這個模式是自己的一部份,不再把責任推給別人。
3 .Accept ,接受 。
把內心的秘密,寫出來、說出來、畫出來或演出來,讓它重見天日。
4. Action ,行動 。
跳出模式,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
*網課第15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說明東西方對身體所執的觀點。
.學習和身體做朋友。
.明白自我療癒的要訣。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八章第三節( pp.207-211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身體觀:
~想想看:
.身體對你而言,是什麼?
是最親密的朋友?還是負擔、累贅?
.你是如何對待它?照顧它的呢?
(一)西方和印度的:大致可分為三種觀點:
1.實用的:基督教聖方濟它為「 驢子兄弟 」,是既可愛又可惡的動物 。
聽話時獎賞,彆扭時處罰。
2.貶抑的:苦行僧侶視它為靈魂的「墳墓」、「糞袋」或「蛆的食物」。
3.神聖的:新時代的奧修 (Osho) ,說它是靈魂的「廟堂」,是人的基礎、
立足點,排斥它,會造成精神分裂,也等於是創造了一個地獄
(二)東方的:國學大師南懷瑾綜合了儒、釋、道的觀點:
1. 儒家 -- 尊敬的: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也。」
2. 釋家 -- 忽略的:顯宗,流行唸佛、修止觀、觀心或參禪等;密宗,則以持
咒、觀想為主。兩者皆以「修心」為要,不太注重身體生
理的變化。
3. 道家 -- 道的根本:人要恢復健康、延年益壽,需透過靜坐修持,打通體內的
經絡,既修身(命),也修心(性),「性命雙修」。
*和身體做朋友:死而復生的 Navanita 在車禍前是一位舞蹈老師。她在 1994 年的
車禍中,脊椎、肋骨和雙腿斷得支離破碎。在床上躺了八個多月,之後
又花了18個月,重新學習走路。所以她對身體的愛和了解,有異於常
人的看法。她認為 :
.身體是個引導
.身體是我們的家
.身體是最好的朋友
(一) 發現身體:
.身體是引導我們回家的好朋友。
.像孩子般再次地發現它。
.讓身體來移動你。
(二)和空間連結:
.讓空間引導你。
.每個人都是一個舞者。
.生命是一個舞蹈,讓生命舞動你。
(三)內在的舞蹈:
.讓舞蹈從身體裡面出來。
.讓內在的空間和你玩。
.和其它人也透過空間連結。
.每個姿勢都是一個舞蹈。
(四)信任身體:
.信任身體。看它想怎樣鬆綁你。
.感覺那部份的身體需要更多空間。
.跟隨身體。 隨時停下來,傾聽它的聲音 。
*自我療癒:
~想想看:
.當身體受到創傷時,需要那些要素來幫助療癒?
.你從 Navanita 的分享中學到什麼?
*網課第14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面貌的定義
.分辨面貌的種類
.知道如何整合自己的生命原型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八章第四節( pp.211-229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面貌的定義
.面貌, 簡單地講,就是第四單元提過的「人格」、「個性」,亦即「不同次人格的種類」。
.「面貌」是由家庭動力專家薩提爾女士所提出。
.其它類似的名詞有:
--「生命原型」:榮格所提出。
--「面貌」:由薩提爾提出。
--「本我、自我、超我」 :佛洛依德提出。
--「父母、成人、兒童 ( PAC )」:柏恩提出。
--「本質我、理想我、現實我 」:黃煥祥和麥基卓所提出。
*面貌的特性 :
面貌具有如下的特性:
1. 引發特定的行為模式。例如:當「天真者」為主導時,一個人會較有安全感,樂觀而
且容易信任他人,很少會去注意環境中的潛在危險,而且會有「未來會更好」的信
念。
2. 演化性:它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會隨著年齡、內在及外界的影響逐漸演化,而非一成
不變的。
3. 是一種潛能:適度發揮時,會引發或激勵出合宜的行動力。但當它持續增強,超過某
個臨界點後,人就會變得沉溺、偏執或狂妄。
4. 多樣性:每個人都有許多面貌。生命中的功課是發現它、認識它、整合它(認識它、向上提昇)。
*面貌的種類:
.人會因情境的需求,而用不同的方式來反應、互動,因此呈現不同的面貌。
.書本中介紹的十二種人格原型,由皮爾森所提出。包括:天真者、孤兒、戰士、照顧
者、追尋者、破壞者、愛人者、創造者、統治者、魔術師、智者、和愚者。
*創造者:
.當我們和內心深層的情感(真我)相連,能用不同的角度、視野,對待生活中的種種現
象,就創造出新的生命。有人說:創造是生命中的「 感動 」。
. 創造可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文字、音樂、舞蹈、戲劇。甚至生活中做菜、家庭佈置
等。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她的創造者原型是用那種形式展現的?
.你是否已和自己的創造者原型連結了?它是如何展現的?
*戰士:
.戰士原型,讓我們能夠充滿勇氣、不畏艱難為達成目標、追求自己的價值、標準而奮
鬥。
.真正的戰士知道:真正的聖戰是和自己內在負向能量及情緒而戰,他/她能幫助我們以
智慧、自律和能力,來面對外來的困難和挑戰。
.真正的戰士精神,是能明辨何時、何地、何 事應當爭,並能爭所當爭,而非事事爭
鬥。他/她能我肯定,同時也會尊重他人。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她的戰士原型如何塑造了今日的生命?
.你的戰士原型有充份發揮在生活中嗎 ?
*照顧者:
.照顧者原型,讓我們學會照顧自己和別人。健全的照顧者,是發展自己的內在照顧者,
學會先照顧自己,再照顧別人;而非以犧牲自己、滿足別人為前提。簡單地說,照顧者
原型讓我們可以自愛愛人、自助助人,生命滋潤而有力量。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照顧者原型在她生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你的照顧者原型是否發展健全、能滋潤自己,也滋潤他人 ?
*面貌的整合:
.自我整合是一個從二元對立到完整合一的生命發展模式。
.整合後,有六個主要原型:
*自我肯定箴言
在你無盡的生命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全和完整的。
擁有完全的健康,乃是你生命存在的自然狀態。
現在,你有意識地釋放掉你內在致病的心理模式。
你愛你自己,也贊同你自己,
你愛惜你的身體,也認同你的身體。
你以適當的飲食來滋養它,
以有趣的運動來表現它、鍛鍊它。
你承認自己的身體
是一個美妙而神聖的結構,
並且你很榮幸的能夠住在裡面。
無限的精力是你生命的存在的自然狀態。
在你的生命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的。
*網課第16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發現自己情感關係的模式
.說明情感發展的五個階段
.了解如何經營優質的情感關係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九章第一節( pp.231-239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自我肯定箴言:
在你無盡的生命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全和完整的。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你以適當的飲食來滋養它,並為它穿戴整齊,
而你的身體也回應給你健康與蓬勃的活力。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給自己一個舒適的家。
它擁有你一切所需,身處其中令人感到愉悅。
屋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愛,
任何走進這屋子的人,包括你自己,
都能享受到這份愛的滋潤。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投入自己真心喜愛的工作,
使你的創造力得到發揮。
同事之間彼此相愛,而且擁有一份好收入。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以愛的思想和行動來對待每一個人,
而你所付出的一切也加倍回到你身上來。
在你的生命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的。
*現象:情感是「人」和「人」的互動過程和結果。由於人的複雜度和變化度都很大,因此牽涉到兩個人以上的關係,
── 「動力」會較難掌握
── 「張力」
── 「壓力」也較大。
.本單元引用黃煥祥和麥基卓所提出的「情感發展的五個階段」來探索這個複雜的互動關
係。
*階段:
(一)浪漫:
∙浪漫階段多半具有下列現象:
──幻想、憧憬、夢想
──希望、神秘、興奮
──不相知
──投射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他們的情感發展具有那些上列的特質?
.回想一段自己的情感關係,它有那些特質?
(二)權力鬥爭:
.權力鬥爭階段,常會出現下列現象:
──期待
──控制
──指責/自責
──嫉妒
──義務、規條、圍牆
──信任/不信任
──憤恨、報復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他們的情感發展具有那些上列的特質?
.回想一段自己的情感關係,它有那些特質?
(三)整合:
.從權力鬥爭階段進入整合階段,需要雙方有讓關係繼續的意願,及開放、好奇的
心態。否則會停滯在冷漠、疏離,甚至以分手收場。在這過程中,溝通是很重要
的媒介。
.整合階段的特色有:
──接納、認可
──尊重、分享
──顯示脆弱面
──界限
──自我負責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你從他們的溝通中,學到什麼?
.「你訊息」和「我訊息」的溝通方式有何不同?
(四)承諾:
.承諾階段的特色,包括:
──對自己及他人有更實際的期待
──有安全感
──在關係中有歸屬感
──對生命有信心
──了解「承諾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什麼是真正的承諾?
.你對自己的情感關係有那些承諾?
(五)共同創造:
.共同創造階段有下列特色:
──自己和他人能在靈性上產生有意義的結合 。
──能彼此激勵、啟發
──創造新的浪漫關係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他們如何在生活中共同創造?
.自己需要為現有的情感關係做些什麼,才能創造理想中的未來?
*特色:情感發展階段不是直線式的流程,相反的,
.它是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
.當有新事件或家庭有新成員加入時,它的動力也會隨之改變。
第九章 情感關係
一、認識關係:(一)關係的種類
(二)情感發展的階段:<一>浪漫階段
<二>權力鬥爭階段:1.冷漠
2.優越疏離
3分手
<三>整合階段
<四>承諾階段
<五>共同創造階段
*網課第17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雙向溝通的精神
.接受衝突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知道如何善用雙向溝通增進情感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九章第二節( p.240-245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自我肯定箴言:
在你無盡的生命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全和完整的。
你與每一個人都相處和諧而平等。
在你生命深處,有一份無限美好的愛,
現在你讓這份愛浮現上來,
充滿在你心中、你的身體、你的心靈和你的意識,
以及你真實存在的生命中,並且將之發散出去,
最後它仍加倍回到你身上來。
你接受很多的愛,也願意付出更多的愛,愛源源不絕。
愛的表達,讓你感受無限的美好,
它是你內在喜悅的展現。
在你的生命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的。
*自主的表達:
.自主表達的重點,是把焦點回到自己。有空間地敘說自己的感覺、情緒。認清自己的
需求和脆弱面,如實地呈現出來。陳述時,常用「我」做為句子的開頭、例如:我認
為 …… 、我覺得 …… 、我解釋等。這種讓能量是回歸到自己身上的說話方式,稱
為「 我訊息 」。
.和「我訊息」相反的表達方式,是「你訊息」。這種說話方式,是把對方做為焦點。說
話時,不是站在「上位」,用高姿態指責、批判、命令對方;就是蹲在「下位」委曲自
己,配合對方。
.「我訊息」重視過程;「你訊息」則較重結果。
*定義
.賴玉枝老師認為:雙向溝通的目的,不僅是事的表達,它更注重促進溝通雙方的了
解。因此它在談論的內容上,包括三個層次:
1. 事的討論
2. 情緒
3. 情感
.雙向溝通的結果,可建立彼此的信任,無所不談。
*理論:
.本單元中介紹的雙向溝通理論基礎,是由柏恩所提出的「PAC ──人際溝通分析」
理論。
─P:是 Parent (父母)。站在「大票」的「上位」說話。
─A:是 Adult (成人)。站在自己的位子,表達自己的「一票」。
─C:是 Child (小孩)。站在「小票」的「下位」說話。
.完整的雙向溝通關係,是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子,把票投給自己。
~想想看
.你習慣站在那個位子說話 ? 這種狀態是你喜歡的嗎 ?
*能力的培養:
. 賴玉枝老師認為:雙向溝通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
──增強自我覺察力
──從衝突中學習
──自我教育
(一) 增強自我覺察力:
*增強自我覺察力的方法有:
.把自己的想法、情緒當成研究的對象來探討。
.看見自己習慣性的反應。
.暫停習慣性的反應,澄清自己真正的想法、感覺為何。可自問下列的問題:
──這真的是我的嗎?(有時這些想法是從父母、師長、社會價值承襲而來,
並不能反應出當下真實的自己。)
──我的需求是什麼?
(二)從衝突中學習:
.許多人害怕衝突。然而,我們也藉著衝突看到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覺,進而面對
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衝突也是引領我們發現真實自我的敲門磚噢!
.從衝突中學習的方法:
1.看見負向情緒:如焦慮、挫折、沮喪等。想想看:是那些想法造成這些向情
緒?
2.自我澄清:用書寫、繪畫或和好朋友說說的方法來澄清。
3.把事和人分開:或許你是對事不滿意,但心底還是喜歡,甚至愛著對方的。
4.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觀看特別來賓的分享。
~想想看
.她們是如何從衝突學習的?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三)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自我教育的步驟:
1.練習自我表達:
──自我揭露:適度說出自己的想法、感覺,讓情緒、情感有出口。
──選擇對象:可向好朋友說,藉此澄清心底的真實聲音。也可用寫、用畫
的。
──如實表達:我口說我心,不誇張,不贅言。
2.認不同:能夠認不同,才能避免自我歧視或歧視他人。
*溝通如搭橋:
.看見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尊重自己,善待他人,創造一個相愛互信的空間。
.接受別人當下如實的表達。
~想想看:
.如果用一個東西來比喻溝通,你認為它像什麼?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發現自己潛意識
裡對溝通的看法噢!
二、增進情感的方法:(一)情境
(二)感知
(三)解釋
(四)感覺:1.正向的感覺
2.負向的感覺
(五)意圖
(六)行動
*網課第18單元學習目標:
~學習完本單元後,你應該能:
.了解愛的真義
.知道情愛的內涵
.認知愛需要重新學習的必要性
.熟悉學習愛的方法
~提醒您:
詳細閱讀教科書第九章第三節( pp.245-250 )。
把它和網路教材對照,印證,你會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噢!
*自我肯定箴言:
在你無盡的生命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全和完整的。
你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是善良的,
因為他們是你的一面鏡子,映射出你的模樣。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願意寬恕一切,並釋放過往,
於是你得到自由。
你愛你自己,因此你全然地活在此時此刻,
體驗每一刻的美好,
並且相信你的未來充滿光明、喜悅和保障。
因為你是宇宙眷愛的稚子,
宇宙將眷顧你,直到永遠。
在你的生命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的。
*愛的真義:
.史騰堡:認為愛包括了親密、熱情及承諾三部份;完整的愛,三者缺一不可。親密是
雙方在情感上能分享、溝通與支持;熱情表現在行為和生理上;承諾則是在
認知上肯定對方,願意常相廝守。
.佛洛姆:主張「成熟的愛」是兩個人都能保存自己的完整性和個人性。用現代的話
說,就是能做自己的主人。
.黃煥祥和麥基卓:認為愛是動詞、不是名詞。愛是行動、是過程、是旅程、是一輩子
的發展計劃。
.愛是靈魂的養份。
*情愛的內涵
. 賴玉枝 老師則將內在的情感分為三個層次
.根據新時代的主張:情愛的接收器,在我們的「心輪 」(位在心臟附近)。多數人在感
覺到愛時,會覺得身體是溫暖、擴張、放鬆的。
.愛像一陣風,當它來的時候,你直覺地會知道。
*愛的學習:
.愛需要重新學習,重新發現。但最基礎的,還是「做自己的主人」。
.賴玉枝老師建議要:
──看到自己的期待:也就是「有條件的愛」,它反映在「規矩」上。
──最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是以人本精神為依歸,合乎人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力。
.用「 內在冰山 」和「 回饋模式 」來看到自我內在的期望和防衛。
~想想看:
.你在愛的路上有那些需要學習的?
*提供情感的空間:
.人們對愛有許多迷思,例如:
──愛是要和對方朝夕相處,密不可分。
──愛對方,就是把所有的資源都投注在對方的身上,讓他
有好日子過。
想想看
.上述的愛是真正的愛嗎?它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練習「 安靜 」:創造一個不被干擾的空間,各人可以在其
中無壓力地做自己的事。這需要很大的「信任感」做基礎 。
*尊重:
.尊重的原義是重新注視,是看到一個人的獨特性。對方是什
麼樣子,我就照他的樣子來認識他、支持他。
.尊重是「做自己的主人」。一個尊重別人的人,基本上有很
高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他不會犧牲自己來討好對
方。這也印證了「人際關係是己際關係的延伸」的說法。
想想看
.你對尊重的看法是什麼?它需要有什麼修正嗎?
*了解自己情感的溫度:
.了解自己情感的溫度,可提昇生命力;人際關係也會更豐富
且有創造力。
*練習談情說愛:
.用「內在冰山」和「回饋模式」來看到自我內在的期望和防
衛。
.學習用「我訊息」表達自己的內在。在此,特別要提醒的是
,談情說愛的自我表達和一般溝通不同的是,它更注重當下
的「感動」,而非習慣性地說「事」而已。基本上,「事」
和「情」是不同的。
.學習裡外平衡,也就是「收支平衡」:
──付出:表達自己的情感。
──接收:接受別人的情感。
@內在冰山:我們若向更內層探索,會發現: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感受、觀點、期
望,也有所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內在冰山 」。
@解除自我防衛:解除自我防衛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有防衛機轉在運作。
.我們可用黃煥祥和麥基卓的溝通模式來自我觀照。
*結語:最後,我們用佛洛姆與黃煥祥和麥基卓對愛的詮釋和體驗來和大家共勉:
1. 愛是支持
2. 愛是增長力量
3. 愛是開啟
4. 愛是尊重這個人
5. 愛是喜樂
6. 愛是坦露脆弱與親密
7. 愛是共同創造
8. 愛是永不止息
祝大家的生命河流愈來愈寬廣,順暢!
第十章 生命的呼喚
一、生命的力量:(一)覺知
(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二、剛達爾之光:(一)點亮心燈
(二)貧與富
(三)生涯對談
三、生命的轉捩 點:(一)人生如夢
(二)問情是何物
(三)超越善惡
四、生命在何方:(一)心中的天使
(二)當下的真實
五、從新出發:(一)生涯曙光
(二)囚涯規劃
(三)生命陰影:<一>內在陰影
<二>陰影形成
<三>行為顯現:1.合理化~推諉
2.壓抑作用
3.幻想
六、真實的生命:(一)業
(二)生命的禮物
(三)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