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空中大學10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每題2.5分,是打「○」,非打「Χ」,共50分)
(Χ) 1. 全球生態系每年所提供的價值,其中陸地生態系佔63﹪。(P.8)
(○) 2. 生態系穩定與生物多樣性的鉚釘關係和冗餘關係,目前仍能詮釋自然界的生態系功能。(P9)
(Χ) 3. 歸納法是根據邏輯和已知的理論來擬定假說。(P11)
(○) 4. 溫度時間(degree days)是決定昆蟲個體發育的重要因子。(P.30)
(Χ) 5. 在無風的情形下,小樹苗需要的最小穩定度安全係數是1.2。(P.33)
(○) 6. 植物在競爭過程中,最適範圍的物種通常都是優勢種。(P22)
(Χ)7.大氣對流循環,所以北半球地表會吹南風,南半球地表會吹北風。(P26)
(○)8.緯度30°~60°之黃雷爾小室(Ferrel cell),表面氣流往極地吹,受科氏效應而產生強烈西風。(P28)
(○) 9. 熱帶植物對酷寒敏感,主要是低溫破壞細胞膜之滲透調節機制所致。(P29)
(Χ) 10. 氮、磷、硫、鉀、鈣、鎂、鐵、鈉、氯等元素,稱為微量元素。(P34)
(Χ) 11. 蛇紋石是鎂、鐵的矽酸鹽類,含氮、磷、鈣高,在農林價值上很高。(P37)
(○) 12.族群大小可以由族群現在的大小、成長速率以及環境的承載量三者來決定。(P.50)
(○) 13.集群可以保證族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這種有利的作用稱為「集群效應」。(P58)
(○) 14. 生態位是物種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與功能。(P66)
(○) 15. 多樣性指數是豐富度和均勻度的綜合指標。(P79)
(Χ) 16. 草食動物就是所謂的初級消費者,同時也是屬於第一營養級。(P101)
(○) 17. 關鍵種消失或削弱會對整個生態系產生根本性的變化。(P.106)
(Χ) 18. 鏈節(link)是食物網中物種的聯繫,並無方向性可言。(P109)
(○) 19. 生物基因由四種密碼序列組成,DNA以每三碼一字方式,寫成細胞中的「生命之書」。(P151)
(Χ) 20. 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中有關植物自然度圖的製作可分成1~5五級。(P.195)
二、選擇題(每題2.5分,共50分)
( 3 ) 1.單位面積最有價值的生物群落區是:(1)熱帶林 (2)沼澤帶 (3)河口三角洲。(P.8)
( 1 ) 2.重複觀察找出事件發生之頻率,之後擬定假說解釋觀察之現象之方法是:(1)歸納法 (2)演繹法 (3)實驗法。(P.11)
( 1 ) 3.物種分布受限於環境因子,在此環境之生物其適應能力有最窄的範圍稱為:(1)賴必格最小定律 (2)阿利規則 (3)適應定律。(P21)
( 2 ) 4.柯氏效應會影響地球表面風向,吹向赤道的風會:(1)偏東 (2)偏西 (3)偏南。(P.26)
( 1 ) 5.地球熱平衡三小室中最靠近赤道的是:(1)哈得雷小室 (2)極地小室 (3)費雷爾小室。(P.26)
( 1 ) 6.昆蟲個體發育與溫度時間有關,當閾限值是15℃,20℃需時10天可發育完成,35℃需時:(1)2.5天 (2) 5天 (3)7.5天。(P.30)
( 2)7.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將某些細菌接種到植物上會降低霜害(2)森林的演變無須靠火(3)鹽類也會影響沙丘植物的分布。(P29,31,33)
( 3 ).8.土壤A層若發生最大的淋洗作用就會出現明顯的:(1)O層 (2)B層 (3)E層。(P37)
( 3 ) 9.植物相會改變土壤性質,產生弱酸性黑色土的是:(1)針葉林 (2)闊葉林 (3)草原。(P.37)
( 3 )10.何種植物有較高的光合速率:(1)CAM植物 (2)C3植物 (3)C4植物。(P.39)
( 2 )11.人的殘存曲線屬於:(1)對角線型 (2)曲線凸型 (3)曲線凹型。(P.49)
( 2 )12.當族群平衡受時差影響呈現週期性消長時,則時差(τ)與反應時間(1/r)比(rτ)應該是:(1) rτ>0.368 (2) rτ>1.57 (3) 0.368<rτ<1.57。(P.54)
( 2 )13.各物種的生態位窄,則物種之間的種間競爭是:(1)大 (2) 小 (3)無關。(P66)
( 1)14.屬於片利共生的是:(1)地衣(2)豆科根瘤菌(3)黴菌。(P.68)
(3)15.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瑪他族群越大,族群生存的時間越長(2)瑪他族群理論可應用在瀕危動物的保護上(3)兩個小族群與一個大族群,其數量相同存活時間就相同。(P70-72)
( 1)16.在食物網中稱為「收點」的是:(1)頂位種(2)中位種(3)基位種。(P.109)
( 2 )17.下列敘述何者有誤:(1)只有負反饋才能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2)人口成長衝量談的是育齡期 (3)人口大小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P.137,161)
( 3 )18.相對性資源缺乏發生的主因:(1)生產不足 (2)供應不足 (3)分配不均。(P.173)
( 2)19.在樣區內只有一種植物,那麼Simpson豐富度指數λ值是:(1)0(2)1(3)100。(P.197)
( 2 )20.在陸地植物生態影響評估方法中何者有誤:(1)只考慮植物種類與植被 (2)植被只考慮生態系與植群演替 (3)開發區植被漸趨單純化物種歧異度降低。(P.198)
國立空中大學10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簡答題:(每題10分,共100分)
1.生態系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之間存在哪四種關係?(P9)
答:直線關係、鉚釘關係、冗餘關係、無意義關係
2.何謂歸納法?(P11)
答:第一步就是重複觀察並找出事件發生之頻率,第二步是擬定假說解釋觀察之現象。
3.何謂「賴必格最小定律」?(P21)
答:物種的分布受限於環境因子,在此環境之生物其適應能力有最窄的範圍。
4.何謂科氏效應(Coriolis effect)?(P26)
答:受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之影響,地表空氣流動就會偏向,吹向赤道的風會偏西,而由赤道吹出的風會偏東。
5.從生命表中可獲得族群哪三方面訊息?(P48)
答:殘存曲線、死亡率曲線、生命期望值。
6.根據愛爾頓(Elton,1927)的說法,何謂生態位?(P66)
答:物種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與功能」。
7.生態系統中所謂的鏈節(link)指的是什麼?(P109)
答:指的是食物網中物種的聯繫;鏈節具有方向性,表明食物網中物種間取食和被食的關係。
8.泰勒五項環境倫理的原則是什麼?(P148)
答:自我防衛原則、合理比例原則、最小錯誤原則、補償正義原則、分配正義原則。
9.人口對環境生態之衝擊,可用簡單的哪三因子模式來描述?(P163)
答:(1)人口數。(2)平均每人所使用之資源數。(3)平均每單位資源所造成之環境生態衝擊量。
10.環境影響評估:(1)內容包括哪兩個階段?(2)功能有哪四項?(P186-187)
答:
(1)評估與審議。
(2)提供政府決策之參考、使民眾有參與意見之機會、有效管理國家資源、預防公害之發生。
國立空中大學101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每題2.5分,是打「○」,非打「Χ」,共50分)
(○) 1.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交互作用的科學。(P.5)
(Χ) 2.生態系在可更新的基礎上,它可以提供許多食物但無法提供廢棄物削減的服務。(P.7)
(Χ) 3.解決生態問題可採用歸納法而無法運用演繹法。(P.10)
(○) 4.賴必格最小定律認為物種分布受限於環境因子,在此環境下生物適應能力有最窄的範圍。
(P.21)
(○) 5.溫度時間(degree days)是決定昆蟲個體發育的重要因子。(P.30)
(○) 6.閃電引起的森林火災也是森林演變的重要一環。(P.31)
(Χ) 7.在無風的情形下,小樹苗需要的最小穩定度安全係數是1.2。(P.33)
(○) 8.大部分植物的根可在酸鹼度pH介於3~9之間生長。(P.34)
(○) 9.哺乳動物碳氮比為14,而植物為40,因此草食動物面臨尋找富含營養植物之壓力。(P.36)
(Χ) 10.環境因子能夠影響種的分布,但不會影響群落中種的組成。(P.42)
(Χ) 11.從生命表只能獲得殘存曲線與死亡率曲線之族群訊息,而生命期望值則由生殖力表求得。
(P.48)
(○) 12.族群大小可以由族群現在的大小、成長速率以及環境的承載量三者來決定。(P.50)
(Χ) 13.當兩個物種越相似,它們的生態位重疊就越多,此理論稱為阿利規律。(P.62)
(Χ) 14.生物多樣性可區分為族群多樣性、群落多樣性、生態多樣性三個層次。(P.78)
(○) 15.關鍵種消失或削弱會對整個生態系產生根本性的變化。(P.106)
(○) 16.有毒物質循環是指透過食物鏈的生物濃縮作用或被分解的過程。(P.129)
(○) 17.人類永續發展要遵循泰勒五項環境倫理原則,並以生命中心的自然觀與生態法則行事。(P.148)
(Χ) 18.人口成長衝量愈大代表一個國家15~44歲的人很多。(P.161)
(Χ) 19.傳統土地使用分區已納入環境敏感地管理,故可達到資源充份利用之目的。(P.185)
(Χ) 20.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中有關植物自然度圖的製作可分成1~5五級。(P.195)
二、選擇題(每題2.5分,共50分)
( 1 ) 1.提供最多服務的生態系是:(1)海岸生態系(2)森林生態系(3)溼地生態系。(P.8)
( 3 ) 2.單位面積最有價值的生物群落區是:(1)熱帶林 (2)沼澤帶 (3)河口三角洲。(P.8)
( 2 ) 3.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穩定如果是扮演飛機結構的關鍵角色關係稱為:(1)直線關係 (2)鉚釘關係 (3)冗餘關係。(P.9)
( 1 ) 4.柯氏效應會影響地球表面風向,赤道吹出的風會:(1)偏東 (2)偏西 (3)偏南。(P.26)
( 3 ) 5.地球熱平衡三小室中介於赤道與極地間的是:(1)哈得雷小室 (2)極地小室 (3)費雷爾小室。(P.26)
( 2 ) 6.昆蟲個體發育與溫度時間有關,當閾限值是20℃,25℃需時15天,30℃需時:(1)5天 (2)7.5天 (3)10天。(P.30)
( 3)7.綠蔭蒼蒼成熟的樹所觀察到的最小穩定度安全係數約是:(1)1.6 (2)2.6 (3)3.6。(P.33)
( 1 ) 8.植物相會改變土壤性質,產生強酸性土壤比較可能的是:(1) 針葉林 (2)闊葉林(3)草原(P.37)
( 2 ) 9.土壤質地由三類礦物粒子組成,這三類粒子大小是:(1)砂粒<坋粒<粘粒 (2) 砂粒>坋粒>粘粒 (3) 砂粒>粘粒>坋粒。(P.39)
( 3 )10.何種植物有較高的光合速率:(1)CAM植物 (2)C3植物(3)C4植物。(P.39)
( 3 )11.何種生物殘存曲線屬於「曲線凸型」:(1)水螅 (2)牡蠣 (3)老虎。(P.48)
( 3 )12.殘存曲線屬於對角線型的是:(1)牡蠣 (2)人 (3)水螅。(P.49)
( 1 )13.何者並非邏輯成長曲線該有的線型:(1)V型 (2)S型 (3)J型。(P.52)
( 2 )14.當族群平衡受時差影響呈現週期性消長時,則時差(τ)與反應時間(1/r)比(rτ)應該是:(1) rτ>0.368 (2) rτ>1.57 (3) 0.368<rτ<1.57。 (P.54)
( 1 )15.固氮菌和豆科植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 (1)互利共生 (2)片利共生 (3)種間的競爭。(P.68)
( 2 )16.在食物網中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的是:(1)頂位種(2)中位種(3)基位種。(P.109)
( 2 )17.有關人口問題何者有誤:(1)年齡結構圖有4種 (2)人口成長衝量談的是育齡期 (3)人口大小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P.161)
( 3 )18.相對性資源缺乏發生的主因:(1)生產不足 (2)供應不足 (3)分配不均。(P.173)
( 2)19.在植被調查的歧異度分析中草本植物以何者為計算基礎:(1)株數(2)覆蓋度(3)以上皆可。(P.197)
( 2 )20.在陸地植物生態影響評估方法中何者有誤:(1)只考慮植物種類與植被 (2)植被只考慮生態系與植群演替 (3) 開發區植被漸趨單純化物種歧異度降低。(P.198)
國立空中大學101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簡答題:(每題10分,共100分)
1.何謂「生態學」?(P.5)
2.生態系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之間存在哪四種關係?(P.9)
3.何謂「溫度時間」(degree days)?(P.30)
4.針葉林與闊葉林生長的土壤酸鹼度有何差異?(P.37)
5.殘存曲線有哪三種?並各舉一例。(P.48-49)
6.族群大小的預測可以由哪三者來決定?(P.50)
7.對瀕危動物的保護常運用何種族群理論?(P.72)
8.物種在食物網中所處的位置,可區分成哪三種?(P.109)
9.人口成長的潛勢通常以何種表示?(P.161)
10.環境影響評估法立法之旨意為何?(P.190)
國立空中大學100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是打「○」,非打「Χ」,50%)
(Χ) 1.生態學只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科學。(P.5)
(○) 2.目前對生態系功能的詮釋,仍然可以用鉚釘關係和冗餘關係說明。(P.9)
(○) 3.我們在解決生態問題時採用的科學方法是歸納法和演繹法。(P.10)
(○) 4.植物對於環境的抗性有最適的範圍,在競爭過程中通常都是優勢種會出現。(P.22)
(Χ) 5.在溫度100℃的深海溫泉噴出口細菌是無法生存的。(P.31)
(Χ) 6.一般針葉林比較會產生礦質土壤。(P.37)
(○) 7.環境因子能夠影響種的分布,同樣地也會影響群落中種的組成。(P.42)
(Χ) 8.時差會減緩族群的生長速率。(P.54)
(○) 9.當兩個物種越相似,它們的生態位重疊就越多,此理論稱為高斯假說。(P.62)
(Χ) 10.物種的生態位決定於它們在哪裡生活,但無法決定於它們如何生活與受限於其他生物。(P.66)
(○) 11.相互有遷移的局部族群所組成的瑪他族群存活的時間比較長。(P.71)
(Χ) 12.生物多樣性可區分為族群多樣性、群落多樣性、生態多樣性三個層次。(P.78)
(Χ) 13.辛普森多樣性指數最低為0,表示群落中每個個體分別屬於不同物種。(P.80)
(Χ) 14.森林的演替並不需要靠火,所以應該完全防止森林火災。(P.93)
(○) 15.生態系是生物群落與非生命環境之物理化學因素所組合而成。(P.99)
(○) 16.生態系統具有負反饋的自我調節機制,通常會保持自身的生態平衡。(P.137)
(○) 17.除了泰勒五項環境倫理的原則之外,還需輔以「以生命為中心」的自然觀思惟,遵循生態法則行事,人類才能永續發展。(P.148)
(Χ) 18.複製人在基因多樣性上有正面的貢獻,但在宗教與道德方面是不被允許的。(P.154)
(○) 19.影響出生率之因素是替換層次生育率與總生育率。(P.156)
(Χ) 20.傳統土地使用分區已納入環境敏感地管理,故可達到資源充份利用之目的。(P.185)
二、選擇題(50%)
( 3 ) 1.單位面積最有價值的生物群落區是:(1)熱帶林 (2)沼澤帶 (3)河口三角洲。(P.8)
( 3 ) 2.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穩定如果是乘客與飛機的關係稱為:(1)直線關係 (2)鉚釘關係 (3)冗餘關係。(P.9)
( 2 ) 3.柯氏效應會影響地球表面風向,吹向赤道的風會:(1)偏東 (2)偏西 (3)偏南。(P.26)
( 1 ) 4.地球熱平衡的三小室,最靠近赤道的是:(1)哈得雷小室 (2)極地小室 (3)費雷爾小室。(P.26)
( 1 ) 5.昆蟲個體發育與溫度時間有關,當閾限值是16℃,20℃需時17.5天,30℃需時:(1)5天 (2)7.5天 (3)10天。(P.30)
( 2 ) 6.土壤吸附位置都被氫離子填滿,則下列何者有誤:(1)土壤酸化 (2)生長的植物會缺氮 (3)生長的植物會缺鈣。(P.39)
( 2 ) 7.何種植物有較高的光合速率:(1)C3植物 (2)C4植物 (3)CAM植物。(P.39)
( 1 ) 8.殘存曲線屬於曲線凹型的是:(1)牡蠣 (2)人 (3)水螅。(P.49)
( 3 ) 9.何種生物殘存曲線屬於「曲線凸型」:(1)水螅 (2)牡蠣 (3)老虎。(P.48)
( 3 )10.同種生物之間為了資源利用而產生的競爭是屬於何種競爭?(1)干涉性競爭 (2)對稱性競爭(3)間接競爭。(P.60)
( 3 )11.邏輯曲線成長可用dN/dt = rN【(K–N) / K】表示,式中的K代表的是:(1)族群成長速率 (2)族群大小 (3)環境承載量。(P.52)
( 2 )12.當族群平衡受時差影響呈現週期性消長時,則時差(τ)與反應時間(1/r)比(rτ)應該是:(1) rτ> 0.368 (2) rτ>1.57 (3) 0.368<rτ<1.57。 (P.54)
( 1 )13.固氮菌和豆科植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 (1)互利共生 (2)片利共生 (3)種間的競爭。(P.68)
( 1 )14.瑪他族群在生態保育上扮演極重要角色,下列敘述何者為真:(1)它是空間隔離且聯繫的族群組成 (2)局部族群生存環境要相同 (3)瑪他族群的生存與動物的擴散能力無關。(P.70)
( 3 )15.下列生物群落敘述何者有誤:(1)一定的種類組成與外貌 (2)一定的營養結構和代謝 (3)並非結構單元。(P.73)
( 2 )16.群落生產P與群落呼吸R之關係是群落演替方向之指標,當P<R時為:(1)自營性演替(2)異營性演替(3)週期性演替。(P.88)
( 2 )17.在食物網中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者的是:(1)頂位種 (2)中位種 (3)基位種。(P.109)
( 2 )18.草食動物在生物營養層級中屬於那個層級:(1)第一營養級 (2)第二營養級 (3)第三營養級。(P.101)
( 1 )19.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衝量很大,主要是何種年齡類別比例很大:(1)育齡前期(2)育齡期(3)育齡後期。(P.162)
( 3 )20.相對性資源缺乏發生的主因:(1)生產不足 (2)供應不足 (3)分配不均。(P.173)
國立空中大學100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簡答題:【每題10分,共100分】
1. 何謂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的鉚釘關係?(p.9)
答:生物多樣性就像飛機上的鉚釘,雖然很小,但扮演飛機結構的關鍵角色,少了一根鉚釘,就減少一些適航性;少了一些鉚釘,或許還可以忍受,如果少太多了可能就不能飛行了。
2. 何謂哈得雷小室?這一區對雨林有何影響?(p.26)
答:最靠近赤道的那一區,緯度在0~30。,稱之為哈得雷小室。
在這一區的熱空氣上升靠近赤道,形成降雨之積雲塔(tower of cumulus cloud),使得熱帶雨林得以維持蒼翠繁茂。
3. 比較C3、C4、CAM三種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之高低為何?(p.39-40)
答:C4>C3>CAM
4. 從族群的生命表中,可獲得哪三方面的訊息?(p.48-49)
答:殘存曲線、死亡率曲線、生命期望值
5. 何謂高斯假說?(p.61-62)
答:兩個物種越相似,它們的生態位重疊就越多,競爭也就越激烈。這種種間競爭情況稱之為「高斯假說」。
6. 何謂生態位?(p.65)
答:生態位(niche)是指自然生態系中一個族群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及其與相關族群間的功能關係。
7. 何謂頂極-格局假說?(p.91)
答:在任何一個區域內,環境因子都是連續不斷地變化。隨著環境梯度的變化,各種類型的頂極群落,如氣候頂極、土壤頂極、地形頂極及火燒頂極等,不是呈離散狀態,而是連續變化的,因而形成連續的頂極類型,構成一個頂極群落連續變化的格局。
8. 何謂食物網中的鏈節?有哪四種基本類型?(p.109)
答:鏈節(link)是食物網中物種的聯繫。具有方向性,表明食物網中物種間取食和被食的關係。鏈節的四種基本類型:基位-中位鏈、基位一頂位鏈、中位-中位鏈、中位-頂位鏈。
9. 生態系中有哪四種信息?(p.133-6)
答:生態系中的信息可分為: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和營養信息。
10.泰勒的環境倫理包括哪五項原則?(p.148)
答:環境倫理的五項原則是:自我防衛原則、合理比例原則、最小錯誤原則、分配正義原則與補償正義原則。
國立空中大學93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解釋名詞:【每題5 分,共30 分】
1.集群效應(p.58)
2.優勢種(p.76)
3.演替(p.89)
4.關鍵種(p.104)
5.鉚釘假說(p.105)
6.相對性資源缺乏(p.173)
二、簡答題:【每題10 分,共70 分】
1.生態系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存在哪四種關係?(p.9)
2.已知蚱蜢發育的閾限溫度值是16℃,在20℃下需時18 天,根據溫度
時間的關係,如果在40℃下需時多久才可能發育?請列出算式。(p.30)
(20-16)×18 ÷(40-16)= 3 天
3.高斯假說是在解釋何種種間關係?(p.61-62)
4.生物群落演替有哪三種理論?(p.89)
5.生態系中有哪四種信息?(p.133-6)
6.環境敏感地區劃設的目的何在?(p.185)
7.在進行植物生態評估作業時應該包括哪三部分?(p.192)
國立空中大學93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解釋名詞:【每題5 分,共30 分】
1.阿利規律(p.59)
2.辛普森多樣性指數(p.79)
3.冗餘假說(p.106)
4.能量生態效率(p.119)
5.環境敏感地區(p.185)
6.環境影響評估(p.186)
二、簡答題:【每題10 分,共70 分】
1.何謂哈得雷小室?這一區對雨林有何影響?(p.26)
2.集群對於生態學上具有哪些意義?(p.58)
3.如何維持瑪他族群高的動態穩定性?(p.70)
4.食物網的控制機制有哪兩種?(p.109)
5.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有何特點?(p.118)
6.泰勒的環境倫理包括哪五項原則?(p.148)
7.環境敏感地區可分成哪四類?(p.186)
國立空中大學9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解釋名詞:【共6題,每題6分】36﹪
1. 阿利規律(p.59)
2. 生物多樣性(p.78)
3. 演替頂極(p.89)
4. 淨初級生產量(p.112)
5. 人口年齡結構圖(p.160)
6. 環境敏感地(p.185)
二、問答題:【共4題,每題16分】64﹪
1. 植物行光合作用有哪三種生化途徑?各自轉化成何種物質?並舉代表性的植物一種。
(p.39-40)
2. 生態系中生物有哪三類?食物鏈有哪四類?
(p.100, 106)
3. 生態系統中有哪四種信息?每種各舉一例說明。
(p.133-6)
4. 水資源開發時應該考慮哪六大類的環境衝擊?
(p.177)
國立空中大學92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解釋名詞:【共6題,每題6分】36﹪
1. 科氏效應(p.26)
2. 生態位(p.65)
3. 瑪他族群(p.70)
4. 演替(p.89)
5. 三因子模式(p.163)
6. 環境影響評估(p.186)
二、問答題:【共4題,每題16分】64﹪
1. 何謂殘存曲線?有哪三型?所代表的是什麼生物?
(p.48-49)
2. 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的特徵?
(p.74-5)
3. 生態系統具有哪些特徵?
(p.138-141)
4. 舉出五項應該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的開發行為?
(p.191)
國立空中大學88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是打『○』,非打『×』;每題2分,共計20分)
1. (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間關係之學問,最早是由德國生物
學家奧登(Odum)所提出。
2. ( )生態學所指之環境就是空氣、土壤與水等所有的非生物環境。
3. ( )地之是藻類與菌類之共生,彼此有互利之關係。
4. ( )通常溼度較大的地區,棲息於其上之動物體色都會較淺。
5. ( )族群是指在一特定的空間範圍裏所有生物個體之總和;有單種族群
和混合族群之區別。
6. ( )動植物都可能因為環境因素之差異,而有群聚水平或垂直分層之出
現。
7. ( )一般而言,森林生態系的物質循環中,有10%是經由碎食性食物網
,其餘的90%是經由捕獲式食物網。
8. ( )碳循環主要是無機碳與有機碳之間交替的過程,近來地球暖化是因
碳循環不平衡的結果。
9. ( )土地利用最好是以需求導向來考量,有哪些需求就規劃那些利用之
方式。
10.( )一般採用的音壓位準是「分貝」,而不是「微巴」。
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計30分)
1. ( )下列有關有效水分之敘述何者為真?
(1)就是附著水 (2)重力水扣除永久枯萎係數水量 (3)田間容水
量扣除永久枯萎係數水量 (4)以上皆非。
2. ( )下列何者為恆溫動物?
(1)青蛙 (2)烏鴉 (3)鮭魚 (4)蜜蜂。
3. ( )下列有關光之敘述何者為真?
(1)光能影響生物之生長及運動方向 (2)屈性是動物對光的反應
(3)趨性是植物對光的一種反應 (4)以上皆是。
4. ( )下列何者非植物之大量必需營養元素?
(1)鐵、錳 (2)鉀、鈣 (3)鎂、硫 (4)磷。
5. ( )下列何者含有血綠蛋白?
(1)節肢動物 (2)軟體動物 (3)棘皮動物 (4)環節動物。
6. ( )在氣候限制因子當中,何者對動物之分佈影響最大?
(1)雨量 (2)溼度 (3)溫度 (4)風。
7. ( )熱帶雨林中最佔優勢之植物為何?
(1)闊葉長青樹 (2)針葉樹 (3)落葉樹 (4)矮灌木。
8. ( )生態系中最不可缺的生物是何者?
(1)植物和動物 (2)動物和微生物 (3)植物和微生物 (4)人和
植物。
9. ( )環境影響評估之內容所包合的不外乎哪兩個階段?
(1)管理與評估 (2)規劃與評估 (3)管理與審議 (4)評估與審
議。
10.( )空氣污染物中之光化學煙霧,下列何者非主要成份?
(1)二氧化硫 (2)臭氧 (3)過氧醯基硝酸鹽 (4)過氧化氫。
三、解釋名詞:(每題4分,共計20分)
1. 光補償點
2. 生態效率
3. 環境敏感地區
4. 環境影響評估矩陣法
5. PAN
四、問答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
1. 簡述生態系一般包括哪三種生物組成?(5分)請說明生態系之功能為
何?(10分)
2. 計算種的分歧性可以用Shannon-Wiener指數來計算,現在有A、B、C
、D四類物種,構成一個生物群聚,A有40個生物個體,B有30個生物
個體,C有20個生物個體,D有10個生物個體,總數為100個生物個體
。【註:其中ln(0.4)=-0.916,ln(0.3)=-1.204,ln(0.2)=-1.609,
ln(0.1)=-2.303】
請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請寫出Shannon-Wiener指數公式。(5分)
(2)請算出正確之Shannon-Wiener指數值。(10分)
解答:
一、是非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選擇題:
1.(3) 2.(2) 3.(1) 4.(1) 5.(4)
6.(3) 7.(1) 8.(3) 9.(4) 10.(1)
國立空中大學88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1.(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間關係之學問,最早是由德國生物
學家赫克爾(Haeckel)所提出。
2.( )生物圈之成員包括動物、植物和有機環境。
3.( )某些情形之下,動物可進行冬眠,有些動物則進行夏眠。
4.( )通常乾燥寒冷的地區,棲息於其上之動物體色都會較深。
5.( )依據邏輯斯蒂生長曲線,族群數量等於最大承載量時,那時之生長
速率最大。
6.( )族群分布最常見的是叢狀分布,而非隨機分布。
7.( )一般而言,海洋生態系的物質循環中,有90%是經由碎食性食物網
,其餘的10%是經由捕獲式食物網。
8.( )植物初級生產力最低的地區是河口溼地,因為無法耕種。
9.( )土地利用最好是以供給導向來考量。
10.( )分貝數差兩倍,其噪音音壓也差兩倍。
二、解釋名詞:(每題5分,共計30分)
1.光盤反應
2.生物共生關係
3.生物群聚
4.Shannon-Wiener 指數公式
5.環境影響評估
6.PAN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1.簡述族群量之測定方法有哪些?
2.現有A、B、C、D四類物種,構成一個生物群聚,A有40個生物個體,B有
30個生物個體,C有20個生物個體,D有10個生物個體,總數為100個生
物個體。【註:其中ln(0.4)=-0.916,ln(0.3)=-1.204,ln(0.2)=
-1.609,ln(0.1)=-2.303】
請算出正確之 Shannon-Wiener 指數值。
3.簡述環境影響評估之功能有哪些?
4.簡單以公式說明音壓與音壓位準之間之關係為何?
一、是非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國立空中大學86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每題3分,共計30分:是打『○』,非打『×』。)
1.(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活型態之科學。
2.( )基底是物的表面,可供做生物活動或棲息,可能是液體也可能是固
體。
3.( )錯營養湖是指湖的四周水很深,有機物和電解質含量很低。
4.( )限制生物生長的因子不外乎是地理、氣候以及生物之限級三方面。
5.( )動物需要氧氣呼吸,而植物不需要呼吸,故植物只行光合作用,只
需要二氧化碳而不需要氧氣。
6.( )紫色菌是一種異營性寄生菌,直接由寄主取得有機食物。
7.( )寄居蟹與海葵生物間的關係,就像白蟻和鞭毛蟲一樣,其生物間之
關係是共棲關係。
8.( )族群是指在一特定空間裡生物個數之總和;可能為單種族群,也可
能是混合族群。
9.( )食物塔是個金字塔型,生產者位於塔的底部其數量最多,而最高級
的消費者則位於塔頂其數量最少。
10.( )資源對經濟發展很有幫助,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開發各項資源來
符合國家整體經濟發展。
二、解釋名詞:(每題5分,共計30分。)
1.光盤反應(light-compass reaction)
2.碎食性食物網
3.光補償點
4.化學營養法
5.優勢種(dominant)
6.環境敏感地區
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1.請依下列各項比較族群生長曲線中之〝J〞型與〝S〞型曲線。
i.畫出其圖形。(4%)
ii.標明曲線之微分式。(3%)
iii.說明二者之差異性。(3%)
2.請說明影響群聚種分歧性之因子為何?
3.請依資源之特性與功能,說明環境敏感地區如何分類?(5%)每一分類包
括的項目有哪些請各舉兩項?(5%)
4.請說明環境影響評估之意義?(6%)並寫出兩種評估方法?(4%)
國立空中大學86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是非題:(每題3分,共計30分:是打『○』,非打『×』。)
1. ( )動物可進行冬眠,亦可進行夏眠。
2. ( )透明組織的浮游生物比較脆弱,較不能忍受強光的照射。
3. ( )居住在高山的人因空氣稀薄,所以其血液中紅血球及血紅蛋白
之數比平地人為低。
4. ( )必要的營養如果完全缺乏或是相對缺乏,將使植物的生長受到
阻礙。
5. ( )穩定族群其年齡結構圖是典型的金字塔型。
6. ( )食物塔是用來描述生物族群的營養結構。
7. ( )人口問題、資源開發問題以及環境之改變,都可能對生物群聚
造成危害。
8. ( )生態系統具有能量平衡與物質循環兩種功能。
9. ( )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扣除掉呼吸作用速率便是所謂的初級生產
力。
10.( )土地的利用要注意到自然界的容受力問題。
二、解釋名詞:(每題5分,共計30分。)
1. 生物態(ecosphere)
2. 趨性(taxis)
3. 光飽和點
4. 擬態
5. 生物群聚
6. 環評明細表法
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計40分)
1. 請說明生物的活動,包括生理與生化反應究竟和溫度有何關係?請依
下列各項說明之。
i 畫出溫度與反應速率之圖形。
ii 說圖形代表之意義。
2. 請說明族群的分布情形為何?
3. 請簡單說明生物群聚之特徵?(5%)以及區域性生物群聚有哪幾種?
(5%)
4. 請說明台灣目前的國土規劃體系?(6%)並圖示之。(4%)
國立空中大學8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正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 )1.在生態系中,下列何項是用「感覺」才能體會的因素?樹
細 陽光 以上皆是。
( )2.下列敘述何者為真?有效水分又稱為附著水 有效水分是重
力水減掉永久枯萎係數水量 有效水分是田間容水量減掉永久
枯萎係數水量 以上皆非。
( )3.下列何者為恆溫動物?烏鴉 鯉魚 青蛙 蜜蜂
( )4.下列敘述何者為真?光能決定生物生長和運動的方向屈性是動
物對光的反應 趨性是植物對光的一種反應 趨性是植物對
光的一種反應 以上皆是。
( )5.當螞蟻回巢途中,我們搬動牠至另一地點,牠依然能回到巢穴,
靠的是:嗅覺 觸覺 日光 音波。
( )6.綠色植物目前已確定的必需元素有:15種 16種
17種 18種。
( )7.地衣是下列何者之互利共生?藻類和菌類 大豆和菌類
昆蟲和菌類 植物與動物。
( )8.在氣候限制因子當中,動物的分佈通常以何者的影響最大?
雨量 濕度 溫度 日光。
( )9.屬濕生植物的是:蘆葦 慈菇 艾草 浮萍。
( )10.動物的呼吸靠血色素,將氧氣和二氧化碳帶進帶出,其中的血藍
蛋白是何種生物所有?節肢動物 棘皮動物 環節動物
哺乳動物。
( )11.要增加作物含糖量,若以光質控制宜照射:紫光 綠光
紅光 黃光。
( )12.尺蠖形如枯枝,這種情形稱為:警戒色 擬態 保護色
誘惑色。
( )13.大多數的細菌其營養方法是屬於:全動物性 腐植性 腐
動性 寄生性 營養性。
( )14.生物族群的生長曲線中,〞J〞字型與邏輯斯蒂型最大的差異在
於"J〞字型是呈幾何級數,而邏輯斯蒂型呈算術級數
"J"字型是呈算術級數,而邏輯斯蒂型呈幾何級數 "J"
字型考慮環境阻力,而邏輯斯蒂型則無 邏輯斯蒂型考慮環境
阻力,而"J"型則無。
( )15.有關Shannon-Wiener指數,下列敘述何者為真?表示種的分歧
性 值愈大分歧性愈大 值愈大表示可能環境較不受污染
以上皆是。
二、是非題:(每題2分,共計20分;是打〞○〞,是非打〞×〞)
( )1.生物圈的成員包括動物、植物和有機環境。
( )2.某些情形下,動物可進行冬眠,也有的可進行夏眠。
( )3.來自受膨脹氣流上升而形成的兩稱為對流雨。
( )4.爬蟲類大多生長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寒帶地區很少。
( )5.濕度愈低愈能提高動物體內色素之活性,因此會產生較多的色素。
( )6.透明組織的浮游生物比較脆弱,較不能忍受強光的照射。
( )7.植物生長受到營養物質含量的限制,尤其是受到絻對量最少之營
養物質的限制。
( )8.在邏輯斯蒂生長曲線中,族群數量等於最大承載量時,那麼族群
有最大的成長率。
( )9.最常見到的族群分佈是叢狀分佈而非隨機分佈。
( )10.物種分歧度、分層結構與優勢種特性是生物群落的特徵。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計20分)
1、何謂賴必格最小量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2、何謂光補償點?
3、何謂環境敏感地區?
4、何謂生物群聚?
5、生態系具備何種功能?
國立空中大學8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 副參
科目: 環境生態學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 )1.我國最早記錄生態的著作是:論語 詩經 名醫別錄
本草綱目。
( )2.植物為了適應水份可能發展出何種構造?幾丁質 皮毛
以上皆是。
( )3.已知某一種物的生物活動區是10℃至50℃之間,如果以一般
生物的最適溫度來說的話,應是何者比較可能?20℃
25℃ 30℃ 40℃
( )4.當水蠊蟲的左前方有光源時,那麼牠如何運動?維持正前方
彎向左前方 彎向右前方 彎向右後方。
( )5.下列何種元素是屬於微量必需元素:氮 磷 硫 鐵。
( )6.下列敘述何者為真?並非所有的生物都能生存於我們周遭的環
境 生物成功的出現在某一個環境,取決於複雜的因素 超
過生物耐受力的極限就構成限制因子 以上皆是。
( )7.屬旱生植物的是:仙人掌 駱駝刺 麵包樹 以上皆是
( )8.平流層是距離地面5-12公里 12-50公里
50-80公里 80-100公里。
( )9.調節環境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維持恆定的最大功臣是:動物
植物 微生物 以上皆是。
( )10.最常被綠色植物吸收的光是:紅光 黃光 綠光 以上
皆是。
( )11.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可控制光質,一般要增加作物蛋白質的含量,
應該照射何種光?紅光 黃色 綠光 以上皆是。
( )12.中間日照植物是介於常日照與短日照植物之間,其日照長度是:
17-14小時 14-12小時 12-8小時 以
上皆非。
( )13.草叢中的昆蟲身上長呈綠色,這種情形稱為:警戒色 保護
色 擬態 誘惑色。
( )14.草原群落的年降雨量通常是:1000以上 1000-500mm
500-250mm 250mm以下。
( )15.捕蠅草是食蟲植物,其營養法是:自營 全動物性 寄生
性 混合性。
二、是非題:(每題2分,共計20分;是打〞○〞,是非打〞×〞)
( )1.地球是孕育無數生命的場所。
( )2.海洋和沙漠都有生物存在,唯獨高溫的溫泉中沒有生物。
( )3.以生物類群來區分,生態學包括兩部份:即個體生態學與群體生
態學。
( )4.變溫動物比較不受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
( )5.土壤乾燥,有利於植物纖維和蛋白的累積。
( )6.草原因為風大所以有翅昆蟲少而無翅昆蟲較多。
( )7.平均溫度是長時間記錄的結果,在生態上比每天的溫度變化來得
重要。
( )8.在年雨量相同的兩地,其標識植物不受雨量分佈之影響。
( )9.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和環境相結合的自然基本單位。
( )10.生物群落是由兩個以上的生物種群所組成的。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計20分)
1、何謂光週期現象?
2、何謂色層適應(Chromatic adaptation)?
3、族群的分佈有哪幾種?
4、何謂植物的初級生產力?
5、請列出常用的環境影響評估方法四種。
四、問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請說明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延宕立法之原因。
2、請說明土地利用之生態觀。
3、生態系中的組成份有哪些?